第201章 川军的战斗力(1 / 2)

加入书签

“画面中一个军官对李宗仁道:据前线战报“我 180 师伤亡达 3000 人以上,全军营长以上军官半数因伤亡更换,连长阵亡者达80余人连级军官几乎换了一遍。即便如此,我军仍顽强固守阵地,日军第5师团遭重创,当场被击毙者亦在四五千人以上。”

“李宗仁点了点头神情有些严肃,那表情显然也被这基层军官的阵亡数字给惊到了。”

古人的军制虽然跟后世不一样,也不知道后世一个连有多少人,可有一点他们明白那就是一个连绝对不低于100人,有可能是三五百或者一两千,就算一个连只要三五百人,可一次死掉八十多个这样的基层军官对这支军队来说也是伤亡惨重。

看着画面里各种爆炸,跟着火炮轰炸以及枪管喷出的火焰,那战壕上满地的尸体虽然只是后人复原的电影,可那场面也是够惨烈的。

嬴政轻叹了声,“后世的武器当真可怕!”

又想到了自己之前下过的那道少府不惜代价研究出后世武器的旨意,嬴政心中却不是很有底气,后世这样的武器他不认为少府的匠人能做出一模一样,不过哪怕是次品威力差的离谱他也是能接受的,只要能做出来这就表明大秦的技术又往前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至于后面的改进,就让后世子孙去做吧。

嬴政明白一件事,一件装备从无到有的诞生需要耗费海量的时间,不可能一跃而就,不过只要能做出最初的版本哪怕威力弱了些可打那些没有火器的敌人那也绝对是碾压。

何况现在的大秦可以说是天下无敌,就算是未来世界的草原霸主也不能在这个时代正面面对大秦铁军,他们唯一的办法就是不跟大秦的军队正面交战,利用广袤的草原消耗大秦的后勤再找机会吃掉孤军深入的军队。

除了这个方法,这些草原部落根本在正面战场拿大秦的军队没有一点办法。

两者在装备上就不是一个档次,就好比工业国和农业国的区别。

“日军随后发起疯狂反扑,临沂城再次陷入危急。庞炳勋已做好与城共存亡的准备,下令将伤员中能拿枪的全部集结,组成敢死队,准备最后的拼杀。前线参谋长火速向李宗仁汇报战况,李宗仁考虑到59军伤亡过大,建议张自忠暂时撤离,休整后再战。”

“可张自忠却断然拒绝:“当年我59军的前身在抗敌中从无退缩!战争的胜负,往往取决于最后一刻的较量。请参谋长无论如何向李长官禀报,准许我再打一天哪怕只剩最后五分钟,我也誓将坂垣击溃!””

“张自忠的决心打动了参谋长,最终获准继续作战。他随即调整部署:集中所有山炮火力轰击日军阵地,自己则亲率手枪营冲向战场。主帅身先士卒,全军士气大振,59军将士奋勇冲锋,日军节节败退,最终被迫撤至临沂以北。”

“此时的庞炳勋还在城中等候最后时刻,侦察兵突然带来捷报:“报告庞军团长!59 军强渡沂水河成功,日军坂垣师团全线溃退!张自忠将军率部从敌人背后发起总攻后,日军已向临沂以北的仓头镇撤退!””

“庞炳勋又惊又喜,不顾炮火纷飞,立刻赶往张自忠的阵地。两双手在硝烟中紧握,国难当头,所有私怨都已化作共抗外敌的决心。”

天幕下的观众看到这里都对两人的胸襟感到佩服,这个时候那些读书人也没敢说这两个人是武夫是丘八,往常瞧不起武人的心态在这一刻好像都消失了。

“就在临沂激战的同时,滕县方向也传来急报。川军王铭章师长率领第122师,千里迢迢从四川赶赴第五战区。这支一心抗敌的川军,起初却遭到第一战区、第二战区的冷落,连常凯申都将他们视作 “杂牌军”,甚至打算将其遣返四川。”

“唯有李宗仁伸出援手,不仅将川军纳入第五战区序列,还慷慨调拨军械装备补充部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