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唯汉与明(2 / 4)

加入书签

炸裂了。

“老臣代不孝孙儿王离请陛下降罪。”跪地的王翦用着颤抖且苍老的声音说道。

王贲没有说话,可头却仅仅磕在地上,很明显对王离的战败还葬送了秦国的江山感到十分愧疚。

至于章邯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等着始皇帝对自己的处置。

李斯等一众大臣也都没有说话,若是以往他们还会他们还会出言劝谏,可现在他们真的不敢触始皇帝的龙威。

没趁机落井下石就已经够仗义的了。

而赵高却是更加的绝望,他虽然跪在地上,可也抬头看着天幕,然后就看到章邯兵败背后有自己的影子,这一下他知道自己离死不远已。

最后就是王离自己,只不过他现在没有在这里,而是在家里看着天幕,不然始皇帝面前又要多跪一个。

可就算这样王离现在也不好过,惴惴不安的他想着要不要去皇宫向始皇帝请罪,但转念一想父亲跟爷爷都在宫里,等他们回来再做定夺。

而始皇帝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将赵高拖下去听候定夺。”然后就让王翦他们起来。

天幕还没有结束,他们还需要多看一些对自己有用的信息,那项羽的事就等天幕结束了再来商讨。

汉朝跟汉朝之后的人都在讨论挂逼是什么意思,还有鸠摩智和慕容复都是什么人,对于后人说的秦朝那些事他们早就没了兴趣,毕竟早就已经从史书里看到了全部答案。

不过还是有人对刘邦最多统兵十万的那句话感兴趣的。

这些人里就有李世民刘裕赵匡胤等领军的皇帝,大家都率军打过仗,当然很在意这种事。

若不是不想错过天幕上的重要信息,他们已经跟身边的人探讨刘邦的统兵能力究竟是强还是弱了。

(约法三章:老流氓 屠城放火:真英雄 真t可悲,可笑!)

回复:现在的小孩子只知道霸气霸气,只要能杀人就叫霸气,就非常喜欢,对老百姓好就叫软弱,在他们眼里可能侵华日军也很霸气,也是他们崇拜的对象。

回复:扭曲的人生观,社会观。

回复:冷知识,分一杯羹来自于乐羊食子的典故。在当时项羽大劣势的情况下,翻译一下大概就是:你煮了我爹,你就等死吧。

回复:刘邦这个人是个心理大师,所以他很多东西平常人确实理解不过来,况且刘邦脑洞当时也是非常厉害,很多常人不能理解的他都能理解,无论心胸还是格局都非常深远,他就是那种不为一时之快,受一时之罪而一直铭记于心的人,张良学的东西当时世上没几个能懂,结果在刘邦这里就起作用,让张良这种人都能感叹,天授也。

回复:虽然我也觉得刘邦流氓(非贬义),但是这个黑点我挺不认可的,什么时候绑架别人家人用煮人作威胁的人成了道德模范,被胁迫还能巧妙用话术稳固局面的人倒成了流氓?那种情况下刘邦能怎么做?投降然后哭天喊地求项羽放了他的家人还是气急败坏地发动战争?刘邦作为一个集团的代表,不管怎么选择都不只是死一个父亲的事了,跟着他的将士们那是千万个家庭,千万个父亲。何况分一杯羹前面还有半句“我和你结拜兄弟,我爹就是你爹,你要煮你爹,就分我一杯羹吧”,这妥妥的心理大师,拿捏准了项羽拉不下这个脸杀“自己的爹”,说不上高光怎么也不能是黑点啊。

回复: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王不过霸,将不过李,项羽在战阵上的天赋可谓千古,但这不妨碍他不适合当皇帝,作为一个好皇帝,知人善任,礼贤下士最重要,自己不需要多厉害,能把有才的人放对位置才最厉害,刘邦哪方面都比不过汉初三杰,可是他会用人,妨碍他成汉高祖了吗? 始皇一统六国,没见他放弃王翦王贲蒙恬李信章邯等等名将不用自己上吧?汉武传唱千古,也没人觉得他在兵法一途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