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2 / 4)

加入书签

p>

"

子昭,听闻你日前面见天子时,对荀文若似有失礼之处?"

曹操含笑询问。

曹树坦然回应:"

父王明鉴,荀彧虽为功臣,却始终心系汉室,妄图延续汉祚。

当日若不果断行事,那道封王诏书恐难入手。

"

曹操轻叹颔:"

当年兖州遭吕布突袭,仅存数城危如累卵之际,文若始终不离不弃。

如今天下将定,孤实不愿与之共患难却难同富贵。

"

"

父王重情重义,儿臣明白。

"

曹树正色道,"

然道不同不相为谋,若真到决裂之时,恐别无选择。

"

曹操闻言动容,暗自赞许其决断。

"

话虽如此,对荀文若仍当以安抚为上。

"

曹操沉吟道,"

颍川荀氏乃世家翘楚,文若更是士林领袖。

若能得其支持,对曹氏代汉大业至关重要。

"

这番话令曹树眉头微蹙:"

世家在地方兼并田亩,隐匿人口;在朝堂把持权柄。

汉室衰微,表面因宦官之祸,实则源于世家之患。

此等毒瘤,父王不思根除,反欲与之共治天下?"

曹操苦笑:"

岂不知世家之弊?故而推行唯才是举,屡颁求贤令。

"

"

既知此弊,何不将唯才是举之策贯彻始终,何必倚重世家?"

曹树直言不讳。

曹树反问。

“选贤任能,可天下才俊,大半出自世家!”

“为父若不用世家子弟为官,难道要派不识字的农夫去治理天下?”

曹操叹息道出难处。

曹树恍然大悟。

为官理政,须有才学。

欲得才学,必先读书。

当世书籍多以竹简为主,后世薄薄一本《论语》,此时却是几十斤重的竹简。

竹简何其昂贵!

寻常百姓连温饱都难,哪有余钱购置竹简?

不读书,自然无才。

而那些世家豪族,哪个不是富甲一方?购置书简对他们而言,不过九牛一毛。

正因如此,当世能读书、有才学、可入仕者,几乎都出自世家豪族。

曹操欲铲除世家这颗毒瘤,却又不得不倚仗世家治国,这便成了无解之局。

“说到底,症结不过‘读书’二字。”

曹树淡然一笑:“父王请随儿臣出宫,且看儿臣。”

曹操眼中精光乍现。

“好,为父就随你走一趟!”

曹操颔应允。

父子二人离宫登车。

一刻钟后,曹树引曹操至邺城东郊一处作坊。

“曹树,你带为父来此作甚?”

曹操满面疑惑。

“父王稍安,一看便知。”

曹树卖个关子,引曹操入内。

但见坊内竹料堆积如山,数十座方格水池排列其间。

百名匠人正将竹料捣碎碾浆,最终晾晒出一张张雪白纸张。

“这是……造纸工坊?”

曹操目光如炬,一眼便看穿了其中玄机。

"

此乃造纸之所,然儿臣所制之纸与世上流传的蔡侯纸大不相同。

"

曹树说着递过一张雪白的成品纸张。

"

这纸竟如此洁白细腻,绝非寻常蔡侯纸可比!

"

曹操眼中闪过异彩,难掩激动之色。

原来所谓的蔡侯纸,乃是西汉蔡伦创。

"

蔡侯纸以树皮、渔网为料,质地粗糙易腐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