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nft的灵感(3 / 4)

加入书签

想当古画修复师’!”

她边说边笑,手机差点从手里滑出去,“对了!

我还可以加个‘希望nft有什么功能’的选项,让粉丝提建议,这样大家会觉得‘自己也参与了制作’,肯定更愿意买!”

顾怀安把刚才拍的拓刀照片传到电脑上,开始调整阿栀nft的模型细节,指尖在鼠标上滑动,偶尔会停下来,对比一下拓刀的实物和屏幕上的模型,确保纹路一模一样。

“技术部刚才说,明天一早就把三个角色的形象、故事线、互动功能全上传区块链存证,赶在皇朝前面。”

他侧过头,见成彦正盯着表格上的“公益绑定”

列呆,轻轻碰了碰她的手肘,“怎么了?担心争议吗?”

成彦的指尖捏了捏桌布的边角,桌布上的格子纹路被她捏得皱:“有点怕别人说‘我把非遗角色当商品卖’。”

她顿了顿,声音轻了点,“母亲当年总说‘非遗是根,不能沾太多铜臭味’,我怕我做得不好,辜负了她的期望。”

顾怀安的手指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动作很轻,像是怕碰碎什么,马上就收了回去:“不会的。

这些角色不是‘商品’,是非遗的‘代言人’。

有人因为阿栀的nft,去学拓片,去关注非遗,这就是有意义的;而且咱们把收益流向公开,每笔捐款都能查到去处,大家会明白你的心意的。”

他打开之前做的市场调研数据,“你看,去年有个艺人做了非遗相关的nft,3o收益捐公益,不仅没被骂,还圈了好多‘公益粉’,销量比预期高了6o——大家反感的不是商业化,是‘假公益真圈钱’。”

小夏突然举着手机跑过来,屏幕上是粉丝群的消息截图,她的声音里带着兴奋:“姐!

粉丝都炸了!

问卷出去半小时,就填了5ooo多份!

大家最记得阿栀的拓刀、林巧的‘绣错了也不拆,改改就是新花样’、苏晓的‘修复古画像修复回忆’!

还有粉丝说‘要是能有角色专属的拓片模板就好了,想跟着阿栀学拓片’!”

她指着一条粉丝留言,“你看这条:‘要是nft能绑定线下体验课就好了,想亲手绣林巧那样的蝴蝶’——咱们可以跟张师傅的非遗工作室合作,买nft的用户能领一张‘线下体验课优惠券’,这样既卖了nft,又推广了非遗体验!”

顾怀安把电脑转向两人,屏幕上出现三个角色的nft初稿:阿栀扎着麻花辫,手里的拓刀闪着微光,脚下铺着张没拓完的栀子拓片;林巧坐在绣架前,绣绷上是半只蝴蝶,旁边放着个装绣线的小竹篮;苏晓拿着放大镜,面前摆着幅古画,画角露出一点栀子花纹。

每个角色旁边都有个小图标,分别标注着“点击看花絮”

“点击学非遗”

“点击查公益”

“技术部加班赶的初稿,明天就能细化细节——比如阿栀的麻花辫,会加‘随风飘动’的动态效果;林巧的绣线,会有‘逐渐绣成’的动画。”

他指尖点在阿栀的拓刀上,眼神里带着点小得意,“这个彩蛋我加了‘母亲的拓刀’细节,视频里会放你母亲当年拓的栀子特写,还有你学拓片时写的笔记——我上次在你抽屉里看到的,没经过你同意就拍了照,别生气。”

成彦的眼眶突然泛红,指尖碰了碰屏幕上的拓刀特写——和母亲的拓刀一模一样,连手柄上的包浆光泽都还原得很像。

她深吸一口气,笑着摇了摇头:“我不生气,谢谢你。”

她拿起桌上的母亲旧拓刀,轻轻摩挲着刀身上的栀子纹,“这个nft,不仅是商业化试水,也是我对母亲的承诺——把她喜欢的非遗,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传下去。

以后大家看到阿栀、林巧、苏晓,就会想起拓片、苏绣、古画修复,想起还有人在为非遗努力,这就够了。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