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战袍与战场(1 / 4)

加入书签

午后的高定礼服工作室飘着檀香,是设计师林姐特意从苏州带的老山檀,燃到第三寸时,烟气会裹着淡淡的栀子香——她说“绣栀子花,得有相衬的香气,不然针脚会飘”

成彦坐在梨花木试衣镜前,指尖悬在半空半天没落下,直到触到杭绸礼服的瞬间,才轻轻“呀”

了一声:墨红色面料像被揉过的晚霞,垂坠感好得惊人,指尖划过的地方,会留下浅浅的纹路,又很快恢复平整,像从未被触碰过。

“这是杭州‘老祥记’最后一批库存杭绸,去年雨水少,蚕丝韧性比往年好3o。”

林姐拿着软尺走过来,指尖捏着礼服领口的暗扣,“每米2ooo块,光裙摆就用了3米,够做三件普通连衣裙了。

苏绣的陈师傅今年68岁,眼神比小姑娘还亮,每天早上八点准时开工,绣到下午四点,中间只喝一杯茉莉花茶,说‘针脚要匀,喘气都得稳’——这36朵栀子花,他绣了15天,金线是999足金抽的丝,细得能穿过绣花针的针眼,在暖光下会泛蜜色,冷光下是淡金,不会像镀金线那样扎眼。”

(新增苏绣师傅细节,让专业描述更具象)

成彦的指尖轻轻碰了碰最上面的一朵栀子,花瓣边缘的针脚细得几乎看不见,只有对着光才能现,每片花瓣都有12道纹路,和她拓在宣纸上的一模一样。

“陈师傅怎么知道我拓的纹样?”

她抬头问,眼底藏着惊喜,突然想起小时候母亲教她拓栀子,总说“花瓣要留三分白,才像刚开的样子”

,而礼服上的栀子,恰好每片花瓣都有处极淡的留白。

“是顾先生上周特意跑了趟苏州。”

林姐笑着把软尺绕到她腰后,“他带了你的拓片,还有你母亲当年绣的手帕,跟陈师傅坐了一下午,连茶都没喝几口,就盯着师傅起针。

陈师傅说‘这纹样有灵气,得用回针绣锁边,才像长在布上的’——你看最下摆这朵,是不是跟你手帕上的绣法一样?”

成彦的指尖顺着裙摆往下滑,果然摸到熟悉的回针绣纹路——母亲当年教她绣手帕时,总握着她的手,说“回针绣最结实,就算洗一百次,边也不会散”

她的眼眶突然热了,赶紧低头假装整理裙摆,指腹蹭过针脚,像摸到了母亲当年的温度:原来顾怀安什么都记得,连她随口提过的“母亲的绣法”

都放在心上。

“姐!

鞋来了!”

小夏抱着鞋盒冲进来,塑料盒底在地板上蹭出“吱呀”

声,刚到门口就被门槛绊了一下,鞋盒飞出去,里面的高跟鞋滚了出来,鞋跟处的蓝宝石在阳光下闪了闪,差点掉进绣线筐。

“我的妈呀!

这鞋跟要是磕到陈师傅的绣线,我得赔到明年!”

她蹲在地上捡鞋,指尖捏着鞋跟小心翼翼的,像捏着易碎的玻璃,“你看这鞋跟8厘米,刚好符合晚宴要求!

我刚才试了下,走三步晃一下,走五步差点顺拐,你平时穿平底鞋跟踩棉花似的,等下可得扶着我多练几圈——要是晚宴上崴脚,明天热搜标题我都想好了:‘成彦慈善晚宴摔跤,非遗代言人现场表演“平地起惊雷”

’,皇朝肯定得买十个热搜庆祝!”

(新增糗事细节,让吐槽更生动)

成彦笑着接过高跟鞋,指尖摩挲着鞋跟的蓝宝石——比指甲盖还小,却切了12个面,是顾怀安特意让珠宝行定制的,说“小宝石不张扬,还能在应急时当反光点,比如被记者围堵时,能晃开镜头”

她扶着镜子站起来,刚走一步就晃了晃,脚踝下意识往里收,顾怀安赶紧伸手扶住她,掌心贴在她的腰侧,力道轻得像怕碰碎瓷器:“别急,我让鞋匠在鞋跟内侧贴了3防滑胶,比普通鞋底摩擦力大4o,还加了根细钢条加固,就算踩在地毯缝里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