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异国(1 / 5)

加入书签

佛罗伦萨的晨光裹着点水汽,从公寓百叶窗缝里漏进来,在成彦摊开的意大利语笔记本上投下细碎的光斑。

纸页上画满了歪歪扭扭的标注:“陶瓷釉色”

旁边写着拼音“taociyousè”

,还画了个小调色盘;“修复刮刀”

下面干脆画了把迷你小铲子,铲尖还特意点了点墨,假装是釉料——昨晚对着翻译软件查了半宿,舌头绕着“sa1to”

(釉料)转了十圈还是记不住,她气鼓鼓地用指尖戳了戳“釉料配比”

那栏,把墨水戳成个黑墨团,嘴里嘟囔:“早知道学匠人手艺还要学外语,当初在敦煌就该跟张师傅多学两句方言,至少听得懂啊!”

“咔嗒——咔嗒——”

咖啡机又卡住了。

成彦蹲在厨房地板上,盯着这个银闪闪的大家伙叹气,手指无意识地抠着按钮上的纹路——昨天索菲亚(当地文化顾问)手把手教了三遍,她还是分不清“意式浓缩”

和“美式”

的按钮,刚才按错键,喷了一手的热蒸汽,手腕上红了一小块。

她掏出手机,对着咖啡机拍了张特写,进“幕后之光小分队”

群里:“紧急求助!

谁知道哪个键出热水?在线等,急!

再不出水,我就要用保温杯泡龙井了!”

群里秒回,最先跳出来的是顾怀安,附带个哭笑不得的表情包:“左边第三个键!

我刚翻了意大利厨具官网的英文版说明书,特意标了‘热水模式’的图标,还备注了‘别按错!

按成浓缩会烫嘴’——你要是实在搞不定,就去楼下那家‘nterna’咖啡馆,记得跟店员说‘ecuhiaidiie1e’(两勺蜂蜜),他们家的龙井是杭州寄过去的,跟国内的味最像。”

后面还跟着张截图,他把说明书里的热水按钮圈成浅青色,跟成彦笔记本的颜色一模一样,连标注字体都选了她喜欢的圆体。

成彦对着屏幕笑出了声,手指轻轻点了点顾怀安的头像——那是上次在敦煌拍的,他站在洞窟前,手里举着张师傅拓的飞天飘带,阳光落在他顶,还沾着点沙粒。

她起身去阳台,把手机架在栽着小栀子的花盆上,对着楼下的石板路拍了张照片:晨光里的鸽子歪着头啄面包屑,翅膀扑棱着带起细沙,远处的圣母百花大教堂尖顶泛着浅金色,照片角落悄悄露出半块桃木护身符——上面的栀子纹被阳光照得亮,是顾怀安送的那个。

她在照片下只写了三个字:“早安呀”

,想了想,又加了个小太阳表情,才点送。

这是她来佛罗伦萨的第七天,每天一张照片给顾怀安,成了雷打不动的习惯。

第一条的是公寓窗外的月亮,配文“比敦煌的小一点,也没那么亮,像你那边的星星了”

;第二天的是陶瓷博物馆的门票,票根上用马克笔写着“第一次见欧洲青花瓷,花纹跟敦煌壁画有点像”

;第三天的是索菲亚送的手工陶瓷杯,杯身上画着朵小栀子,说“跟你西装上的胸针一模一样,看到就想起你帮我别围巾的样子”

;第四天的是路边买的冰淇淋,巧克力味的,说“比江南的莲湘糕甜,就是化得太快,滴了我一手”

收拾背包去博物馆时,成彦特意把顾怀安写的“注意事项”

折成小方块,揣在牛仔裤口袋里——纸上第一条就是“跟修复师握手要轻,别碰对方手里的工具”

,后面还画了个小叉,标注“行业冷知识:海外拍摄匠人题材有‘工具尊重原则’,上次有个剧组实习生碰了意大利修复师的金属刮刀,被当场请出工作室,还上了当地文化版新闻”

她摸了摸口袋里的纸条,又把背包侧兜的薄荷糖拿出来含了一颗——是顾怀安塞的,说“防困,学术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