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影响力(1 / 4)

加入书签

年末的颁奖典礼场馆像被撒了把碎钻,红色地毯从旋转门铺到主舞台,绒面材质踩上去软乎乎的,却被来来往往的高跟鞋踩出不少浅印。

两侧的灯牌晃得人眼晕,有粉丝举着“成彦《幕后之光》冲”

的荧光牌,牌面边缘还贴了层透明胶——是被风吹卷了又补的;更显眼的是个举着张师傅q版画像的姑娘,画像里老人捏着小刷子,围裙上绣着“敦煌”

二字,姑娘胳膊上还挎着个帆布包,印着成彦之前说的“用作品说话”

,喊口号时嗓子都有点哑:“成彦老师!

张师傅的拓片我们都学啦!”

成彦站在红毯入口,指尖轻轻攥着浅青色礼服的裙摆。

礼服是设计师陈姐特意为她赶工的,裙角绣的飞天飘带用了三种线——敦煌矿物染的青线、银线、棉线,在灯光下转着圈看,能看出飘带的层次感。

领口别着的银色栀子,花瓣边缘还沾着点细闪,是陈姐用碎钻拼的,“这颜色跟你拍的壁画最配,尤其是张师傅补的那片飘带,青得透亮”

她低头理裙摆时,后颈不小心露出来,一阵凉风吹过,她下意识缩了缩脖子,刚想转头找小夏拿外套,就有只温热的手轻轻搭在她肩上,带着点羊绒的软感。

“怕你冷,提前让陈姐加了件披肩。”

顾怀安站在她身后,手里拎着件米色羊绒披肩,边角绣着跟礼服同纹样的飘带,针脚比礼服上的更细——是他特意让陈姐改的,“试了三次才调准颜色,就怕跟你礼服不搭。”

他帮她把披肩往肩上拢了拢,指尖碰到她后颈时,明显感觉到她颤了下,赶紧放轻动作,“别紧张,周教授刚才在后台跟我聊,说这次评委组里有三位是文化研究领域的,最看重‘作品落地性’——咱们的《幕后之光》不仅播了,还带动敦煌文创产品销量涨了2oo,拓片小课堂报名1o万人,这些数据比流量管用多了。”

成彦抬头看他,他今天穿了件深灰色西装,领口别着枚小小的竹节胸针——是江南竹编老匠人李伯送的,上次拍花絮时成彦帮他别过,针脚有点歪,他却一直没换。

“你怎么还戴着这个?”

她伸手碰了下胸针,竹节的纹路磨得有点光滑,是被他摸多了。

“跟你的栀子配啊。”

顾怀安笑了,声音压得低,只有他们俩能听见,“还有个行业冷知识——文化类奖项的观众投票里,3o岁以上群体占6o,他们最吃‘真实细节’这套,你看上次试映会,有个阿姨说‘张师傅磨颜料的声音,跟我老伴当年修钟表的声一样’,这种共鸣比任何宣传都强。”

正说着,红毯主持人举着话筒凑过来,妆容精致的脸上堆着笑:“成彦老师,这次入围‘年度文化影响力人物’,您现在心情怎么样?最想感谢的人是谁呀?”

成彦往举q版画像的姑娘那边看了眼,姑娘立刻把画像举得更高,嘴里喊着“张师傅最棒”

她忍不住笑了,语气软下来:“心情挺踏实的,不是因为入围,是因为《幕后之光》真的被大家看见了。

最想感谢的是里面的每一位匠人——张师傅为了补壁画,三十年没离开过敦煌,上次拍他磨颜料,他说‘这滑石得磨到能映出人影才好用’;李教授推了维也纳的演出,免费来录琵琶,还特意把传家的琵琶带来,说‘老物件配老文化才对味’;还有很多没出镜的,比如帮我们整理壁画资料的敦煌研究院老师,熬夜剪素材的后期团队,他们才是‘影响力’的根。”

她顿了顿,指尖轻轻碰了下领口的栀子,“比起‘我’的影响力,我更希望大家记住‘作品’的影响力——好作品不用喊口号,自己会说话。”

主持人还想追问,红毯尽头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林枫穿着件闪着亮片的黑色礼服走过来,亮片掉了三颗,露出里面的黑色内搭,身边跟着助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