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拍摄(1 / 3)

加入书签

敦煌的清晨冷得钻骨头。

成彦裹着件洗得白的厚外套,拉链拉到顶,还是挡不住风往领口里灌。

手里的保温杯攥得烫,里面是老陈特意寄来的姜枣茶,喝一口暖到胃里,却压不住眼底的红血丝——昨晚跟剪辑师远程改分镜到凌晨三点,闹钟没响就被风沙拍窗户的声音惊醒。

“成丫头,这么早?”

张师傅背着工具箱走过来,帆布带子磨得亮,里面的小刷子、颜料盘撞出细碎的响。

他抬手揉了揉冻得红的耳朵,指关节上的老茧比上次见时更厚,虎口处还贴着块创可贴,“昨天调颜料时被刮刀划了,不碍事。”

成彦赶紧迎上去,伸手帮他拎工具箱——比想象中沉,里面装着块刚磨好的滑石,“怎么不跟我说?我让道具组准备创可贴。”

她从口袋里掏出包独立包装的医用贴,是顾怀安塞给她的,说“敦煌天气干,容易裂手”

,指尖碰到张师傅的手时,忍不住顿了顿——那双手粗糙得像老树皮,却能捏着3毫米的小刷子,把壁画上的飞天飘带补得严丝合缝。

“拍这个得赶早。”

摄影老周扛着相机跑过来,镜头盖还没摘,围巾上沾着沙粒,“纪录片拍摄有个冷知识——敦煌的自然光黄金时长每天就2小时,早上6点到8点,光线软不刺眼,过了点就成直射光,拍出来的壁画颜色会偏色。”

他说着就蹲下来调参数,相机屏幕上跳出张师傅的手部特写,“你看,这老茧的纹路、创可贴的边角,都得拍清楚,这些才是真实的‘匠人印记’。”

小夏抱着场记板跑过来,丸子头歪了半边,手里的笔记本记满了字,页脚卷得像波浪:“姐!

道具组刚说,上次准备的滑石不够了,附近的文具店没卖的,得从市区调,要等三个小时!”

她急得跺脚,场记板上的粉笔灰掉了一地,“还有,陆哥刚才消息,说林枫那边有人往咱们拍摄地这边来,好像要拍‘路透’,说要‘蹭真实匠人热度’!”

成彦皱了皱眉,却没慌。

她从帆布包里掏出个小盒子,里面装着块巴掌大的滑石——是上次在江南古镇,竹编老匠人送给她的,说“磨镜头、修东西都能用”

,“先用这个应急,让道具组慢慢调。

至于林枫的人,让老周多拍几个他们偷拍的镜头,要是他们敢造谣‘摆拍’,咱们就放真实素材打他们的脸。”

张师傅听完,突然笑了,从工具箱里掏出块磨好的颜料:“丫头放心,我修复壁画这么多年,最不怕的就是‘比真实’。

他们要是敢瞎编,我就现场给他们补段飘带,让他们看看,什么叫‘手上的功夫’。”

他说着就蹲在临时搭的工作台前,把滑石铺在纸上,拿起小刷子蘸了点颜料,手腕轻轻一转,一道淡青色的弧线就落在纸上——是飞天飘带的一角,弧度软得像真的被风吹动。

成彦赶紧让老周把镜头对准工作台,自己则蹲在旁边,手里的笔记本飞快地记:“张师傅补飘带时,手腕转动角度约15度,颜料蘸取量仅笔尖大小,每刷3下停顿1秒,观察颜料晕染情况。”

她抬头时,刚好看见阳光从沙丘后面爬上来,落在张师傅的白上,又漫过他握着刷子的手,心里突然软下来——这才是她想拍的“幕后之光”

,不是摆拍的精致,是带着温度的真实。

“哎呀!”

老周突然叫了一声,相机差点摔在地上,“风沙进镜头了!

镜头盖没扣紧!”

他急得满头汗,赶紧掏出镜头布擦,可越擦越花,“完了完了,这镜头要是坏了,咱们今天的黄金时长就废了!”

成彦凑过去看,镜头镜片上沾了层细沙,却没慌。

她想起上次拍《守望者》时,摄影师也遇到过类似情况,当时灯光师老王用吹气球和镜头纸慢慢清理好了,“别用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