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奖杯(2 / 4)
钟数一样。
嘉宾的银质手链上挂着小铃铛,碰到奖杯时“叮”
地响了一声,对方笑着拍了拍她的手背,手心的温度透过礼服手套传过来:“yourperforanistouyoufedtheorecatydaughtersa91thedsaid,‘o,thispo1etd,i91anttobe1ikeher’(你演的警察太动人了,我看你喂橘猫时都哭了。
我女儿看了片段说‘妈妈,这个警察阿姨好温柔,我以后也要像她一样’)”
她深吸一口气,调整话筒高度时,指尖扫过话筒上的防滑纹,突然想起顾怀安帮她练法语的那个晚上——视频里他坐在钢琴前,手里拿着张写满音标纸条,“‘敦煌’的法语是‘nhu’,重音在第一个音节,像弹钢琴的强拍,你试试:n-hu,别把两个音粘在一起。”
他还特意录了音频,背景里总混着钢琴声,有时是《瞬间即永恒》的片段,他说“听着旋律练,不容易紧张”
。
“先,感谢戛纳电影节,给我这个珍贵的奖项。”
她的法语清晰流畅,重音落得恰到好处,台下瞬间响起低低的赞叹声,有中国记者悄悄举着相机,镜头里的她嘴角带着浅笑,眼底的湿意被她悄悄眨掉——怕晕妆,小夏特意叮嘱过“千万别哭,防水眼线也扛不住你这么激动”
。
“感谢《守望者》的团队,”
她顿了顿,眼神扫过台下的陈导,他正偷偷抹眼睛,“尤其是陈导,拍苏清得知战友牺牲那场戏时,我总找不到‘愤怒又克制’的感觉,你让我盯着墙上的时钟看十分钟,说‘你想想,要是你最好的朋友出事了,你想冲上去报仇,却又得记住自己是警察,不能违法,这种矛盾就是苏清的心情’。
后来我每次演到情绪激动的戏,都会想起你说的话,把‘想爆’的劲儿压下去,藏在眼神里。”
“还要感谢敦煌的壁画修复师张师傅,”
成彦的声音软了点,手不自觉地摸向口袋里的玉簪,“去年在莫高窟,我看您用3毫米的小刷子修复飞天飘带,每刷一下都要屏住呼吸,怕吹跑颜料。
您说‘你看这颜料层,就像人的情绪,得慢慢剥,急了就碎了,得顺着它的纹路来’。
我后来演苏清压抑愤怒时,就学着您捏刷子的力度——手指攥紧又慢慢松开,把劲儿藏在掌心,就像您把力道藏在刷子尖上一样,因为我知道,苏清的愤怒不是给别人看的,是藏在心里的责任。”
“说个行业冷知识,”
她突然笑了,台下的气氛瞬间松了,“陆岩上周在公司给我看数据,戛纳近十年的最佳女配角,有6位都是‘戏份少于3o分钟但记忆点强’的角色。
我当时还跟他开玩笑,说苏清的戏份刚好28分钟,说不定能凑个数,他说‘你别光凑数,得让观众记住苏清,不是记住“成彦”
’。
现在看来,我没让他失望。”
这话是上周在星耀办公室,陆岩翻着打印出来的表格跟她说的,他还指着其中一个角色说“你看这个演员,靠一个‘递水’的镜头拿奖,不是因为镜头多,是因为她递水时指尖碰了下对方的手,这个细节让观众觉得‘她是真的关心这个人’,你演苏清也一样,细节比戏份重要”
。
法语致谢说完,成彦清了清嗓子,切换回中文时,声音比刚才更坚定,甚至带了点不易察觉的哽咽——她实在忍不住了,“最后,我想对所有支持我的人说——这只是开始。”
台下瞬间静了两秒,接着爆出雷鸣般的掌声。
有个中国记者激动地站起来,举着话筒喊:“成彦!
你接下来会拍更多国际电影吗?”
成彦摇摇头,笑容里透着真诚,指尖轻轻摩挲着奖杯的边缘:“我更想拍好中国故事。
就像敦煌的壁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