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录制(3 / 4)

加入书签

带着股麦子的香,比城里的精细面条更有“嚼头”

她抬头看向远处的鸣沙山,风把沙子吹得像流动的金,突然想起壁画里的飞天:她们当年是不是也站在这样的沙丘前,看着风卷沙粒,想着“今天要把飘带画得再灵动点”

?是不是也吃过这样硬邦邦的面,却凭着一股劲儿,把千年的美留在了墙上?

“成彦,你尝尝这个。”

陈教授把自己碗里的驴肉夹给她,“这是本地的酱驴肉,不咸,配黄面刚好。

我每次来都吃这个,吃了二十年,还是觉得香。”

成彦咬了口驴肉,肉质软烂,酱香味儿渗进肉里,她笑着说“好吃”

,嘴角沾了点酱都没现——陈教授指着她的嘴角,笑着递过纸巾,她才不好意思地擦了擦,像个被老师提醒的学生。

下午路“临摹壁画”

环节,节目组在洞窟外搭了临时桌子,摆着矿物颜料和生宣。

成彦握着毛笔的手有点抖,笔刚落纸就歪了——飘带画得像根直线,比苏清的警棍还直。

“别急,”

陈教授从身后轻轻扶住她的手腕,老人的手温温的,带着薄茧,“手腕要松,别攥那么紧,就像你演哭戏时,不用刻意挤眼泪,跟着情绪走就行——画飘带也是,跟着线条的‘劲儿’走,它要往哪儿飘,你就让笔往哪儿去。”

成彦试着放松手腕,毛笔在纸上轻了点,再画时,飘带果然有了弧度。

她画了三遍,才画出条像样的飘带,虽然比壁画上的差远了,却还是小心翼翼地把纸叠好,放进帆布包——她想带回民宿,等晚上有空了,在飘带旁边画个小小的栀子花纹,像顾怀安给她的挂件那样。

“姐,你这飘带要是挂在老周的粥摊前,他肯定得说‘这玩意儿跟苏清的警服肩章似的,硬邦邦的’!”

小孟凑过来看,笑着打趣。

成彦捶了她一下,心里却暖暖的——老周和小夏虽然没在这儿,可小孟的吐槽、陈教授的温柔,都让她觉得像在“另一个剧组”

,踏实又舒服。

傍晚回民宿时,敦煌的天还没黑透,远处的驼铃声隐约传来,“叮铃叮铃”

的,带着股慢悠悠的劲儿。

成彦洗了把脸,冷水泼在脸上,才把白天的沙粒冲掉——她打开护肤品瓶子,里面只剩个底,倒了半天只挤出一点乳液,涂在脸上还是觉得干。

“姐,用我的吧。”

小孟递过来一支无香料护唇膏,“我这个是医用的,保湿还不粘嘴,你先涂着,等小夏寄的东西到了再说。”

成彦接过护唇膏,拧开盖子时,想起小夏之前给她的草莓味护唇膏——甜丝丝的,跟现在这支的清淡味儿完全不同,心里突然有点想小夏,想她举着平板喊“姐你粉丝又涨了”

的样子。

她坐在民宿的小院里,院里的老胡杨树干上满是沟壑,像老人的皱纹,月光洒在上面,把纹路照得清清楚楚。

手机震了一下,是小夏来的信息:“姐!

暖宝宝和牛肉干寄出去了,快递说敦煌那边慢,估计得三天到!

你要是冷,就多喝热水,别硬扛!”

后面还跟了个哭脸表情。

成彦笑着回复“知道啦”

,手指往下划,停在顾怀安的对话框上——上次聊天还是她刚到敦煌那天,顾怀安了段筚篥演奏的音频,说“敦煌的乐器,音色里有沙粒的劲儿,你听听找感觉”

她点开对话框,指尖在屏幕上敲了又删:先写“今天去了32o窟,飞天壁画特别美”

,觉得太普通,删了;又写“陈教授说艺术要靠真心,不是为了永恒”

,还是觉得没说透;最后想起下午临摹飘带时的感觉,想起冷光里的石青色,慢慢敲了句:“敦煌的风里好像都带着千年的颜料味,下午临摹飞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