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录制(1 / 4)
敦煌的清晨总裹着股沙粒的粗粝感,越野车刚停稳,成彦推开车门的瞬间,风就卷着细沙往衣领里钻。
她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指尖在围巾上捻了捻——浅褐色的沙粒嵌在羊绒纤维里,像极了昨晚在民宿老砖缝里看到的土,粗粝却带着股踏实的旧劲儿。
“姐!
快把围巾多绕一圈!”
节目助理小孟拎着两个鼓囊囊的背包跑过来,自己的马尾辫被风吹得炸成了“枯草团”
,梢还沾着几粒沙。
她把一个印着“莫高窟文创”
的帆布包塞给成彦,拉开拉链露出里面的东西:“我妈让我带的护唇膏、防沙墨镜,还有这罐凡士林,说敦煌风刮得脸疼,睡前涂一层能当面膜用——咱们带的护肤品就够用到录制结束,昨天我去民宿小卖部问,连瓶保湿水都没有,全是卖沙漠玫瑰干花的!”
成彦笑着接过帆布包,指尖触到护唇膏的金属壳,冰凉凉的。
她往脖子上绕围巾时,余光瞥见远处的鸣沙山——晨光把沙丘染成了焦糖色,轮廓软乎乎的像块刚出炉的糕点,可走近了才现,风里的沙粒打在脸上,跟小针扎似的。
小孟还在旁边吐槽:“早知道穿防风裤了!
我这条牛仔裤跟筛子似的,沙子全往裤脚里灌,刚才开车时我都在抠袜子里的沙!”
“李导早!
陈教授早!”
小孟突然挥着手喊,成彦顺着她的目光看去,洞窟门口站着两个人:穿卡其色工装服的男人蹲在地上调试设备,摄像机包上贴满了泛黄的贴纸,最显眼的那张写着“文物保护,人人有责”
,边角都磨卷了;旁边的老人戴着黑框老花镜,手里捧着本比砖头还厚的《莫高窟壁画全集》,书页间夹着支褪色的书签,上面是手绘的飞天飘带。
“成彦来了?”
李导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指节上沾着点洞窟里的黄土。
他把摄像机镜头盖打开又合上,动作熟得像揉面团:“跟你说个关键规矩,咱们今天录32o窟,里面的飞天壁画是北魏到唐代的,颜料用的是石青、石绿这些矿物料——你凑近看能着见颗粒感,千年都没怎么褪色。
但进窟不能用强光,只能开2oo流明的冷光源,比你们拍影视剧的‘氛围灯’暗十倍,强光会让矿物颜料里的胶质老化,这是文化类节目的‘红线’,碰都不能碰。”
成彦点点头,指尖在帆布包带子上攥了攥——她拍《守望者》时,灯光组恨不得把探照灯架成“太阳阵”
,现在突然要在“暗戳戳”
的光里录节目,怕自己眼神飘,连镜头都找不准。
“别慌,先摸摸这个。”
陈教授推了推老花镜,镜片反射着洞窟门口的晨光,他从随身的布袋里掏出块巴掌大的壁画复制品,递到成彦面前,“这是32o窟飞天的局部复制品,颜料是按古法调的,你摸摸飘带的地方,能着见工匠的手法。”
成彦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指尖刚触到复制品,就被颜料的粗糙感惊了下——比她拍五大刊封面时用的定妆粉粗多了,颗粒感像小时候跟着奶奶磨的面粉,细细的却带着股沉甸甸的劲儿。
“这颜料是用矿石磨的吧?”
她指尖在飘带边缘蹭了蹭,想起奶奶坐在小板凳上磨面粉的样子,老人的手在石磨柄上转着,面粉簌簌落在布兜里,也是这种“能摸到的实在”
。
“没错!”
陈教授眼睛亮了,从布袋里又掏出块蓝绿色的石头,递过来时能看见他掌心的纹路——老人的手常年翻书、摸壁画复制品,指腹磨出了薄茧,“这是孔雀石,石绿颜料的原料。
当年工匠要把矿石砸成小块,再用石臼磨成粉,磨到能通过细绢筛才行,然后加动物胶调和,涂个层才能有壁画上的饱和度。
你看这飘带的晕染边,是工匠用指尖抹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