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拍摄现场(2 / 4)

加入书签

镜头呆吧?”

“不用呆,也不用笑。”

成彦走到木质书架前,指尖轻轻拂过一本旧书的书脊——书名叫《民国工艺考》,是道具组特意找的老书,纸页脆得像薯片。

她转过身,背对着书架,微微侧,让黄铜吊灯的光刚好落在项链上——祖母绿的切面折射出细碎的光,不刺眼,却像在诉说什么。

“您看,这样——眼神不用盯着镜头,就望向远方,像想起某件重要的事,珠宝自然就成了‘陪衬’,不是‘主角’。”

片场突然静下来,连场务手里的对讲机都没了声响。

林薇从监视器后面站起身,手里拿着个平板电脑,屏幕上是“时光系列”

的策划案,她快步走到老张身边,指着平板上的数据:“张老师,成彦说得有道理。

我们之前做过调研,轻奢广告里,‘情感共鸣型’比‘夸张吸睛型’的用户留存率高33——比如去年某品牌拍的‘母女传承’宣传片,没有大特写,靠故事感,用户复购率涨了28。”

老张盯着林薇平板上的数据,眉头慢慢舒展开。

他扛起相机,调整镜头角度,对着成彦比了个“ok”

的手势:“行,按你的来!

先试拍一条,要是不行,咱们再调!”

成彦深吸一口气,重新站回书架前。

指尖轻轻捏着衬衫的袖口,真丝的质感滑过指尖,让她想起拍《云襄传》时,张导教她“演沈青瑶回忆戏”

:“别用力,就把情绪‘含’在眼睛里,观众能看出来。”

现在她要做的,是把“时光”

的情绪含在眼神里,让珠宝成为情绪的延伸。

“开始!”

老张的声音落下,成彦缓缓抬起手,指尖轻轻碰到项链的祖母绿吊坠——动作慢得像怕碰碎它,然后微微侧,眼神掠过镜头,望向书架最上层的那本旧书。

她的睫毛轻轻垂了下,不是刻意的,是想起母亲说“姥姥总把重要的东西藏在书架最高处”

,心里泛起的那点软,自然落在了眼神里。

“停!”

老张突然喊了声,放下相机快步走到监视器前。

成彦心里咯噔一下,以为没拍好,刚想走过去,就看到林薇从监视器后抬起头,眼睛亮得像盛了光:“就要这个感觉!

你看这眼神——不是空洞的‘望’,是有‘想’,珠宝的光落在你侧脸,刚好把‘时光’的味儿拍出来了!”

老张盯着监视器里的画面,手指在屏幕上划了划:“还真别说,这比对着镜头笑有劲儿多了。

你看这祖母绿的光,不是硬打出来的,是跟着你的情绪走的,像从故事里透出来的。”

他突然转向场务,“把灯光再调暖一度,重点打在她的锁骨处,让项链的链身也能看出光泽。”

小夏跑到成彦身边,递过保温杯:“姐,你也太牛了!

刚才老张那表情,跟吃了定心丸似的!

我就知道你不用走苏曼琪那套,她那‘咧嘴笑’也就骗骗小学生,你这‘眼神杀’,连我都被你戳到了!”

成彦喝了口菊花茶,温热的液体滑过喉咙,压下刚才的紧张。

她看向监视器,画面里的自己站在暖光里,胸针和项链的祖母绿相互呼应,像两颗藏在时光里的星。

突然想起顾怀安昨天的《微光》reix版音频,小提琴的旋律温柔得像水流,刚好能配得上这个画面——原来好的广告和好的音乐一样,都需要“留白”

,不是填满所有角落,而是留下让人回味的空间。

“再来一条!

这次加个手部特写!”

老张的声音重新响起,这次带了点明显的笑意。

成彦走到书架前,指尖轻轻拿起那本《民国工艺考》,翻开第一页——里面夹着张泛黄的书签,上面画着朵小小的梅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