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与顾怀安讨论角色音乐(2 / 3)

加入书签

哭,加了之后,能感觉到她没被打垮——就像她缝嫁衣时,明明知道父亲可能看不到,还是一针一线缝得很认真,针脚里藏着盼头。”

顾怀安又弹了遍修改后的旋律,这次弹得更慢,手指在琴键上的力度也有了变化——软的地方更轻,硬的地方稍重。

弹完,他放下手,拿起成彦的角色笔记,仔细翻看着:“你这笔记做得很细,连‘沈青瑶缝嫁衣时的针脚密度’都标了。”

笔记里有页画着嫁衣的袖口,用尺子量着标了“每厘米3针”

,旁边写着:“刚学缝衣,针脚不均,显生涩——不像大家闺秀的工整,更贴她的‘赶’,怕来不及。”

成彦有点不好意思,挠了挠头:“我上次跟服装组的李姐聊,她说沈青瑶的嫁衣是自己偷偷缝的,没学过针线活,所以特意把针脚做得不匀。

我就想,要是旋律里也能有这种‘不匀’的感觉,比如……比如钢琴伴奏的节奏,偶尔慢半拍,像她缝到急处,手抖了下,会不会更真实?”

“慢半拍?”

顾怀安重复了遍,指尖在琴键上试了试——原本均匀的伴奏节奏,在某几个音上慢了半拍,像呼吸顿了下。

他眼睛忽然亮了,抬头看向成彦,眼神里带着明显的惊喜:“这个想法好!

行业冷知识:角色主题旋律不仅要贴情绪,还要贴‘行为细节’。

你说的‘慢半拍’,刚好能体现她的‘生涩’和‘急’——不是技术上的失误,是人物性格的延伸。

比如她第一次给父亲写信,字写得歪歪扭扭,还涂了好几处,这种‘不完美’,比完美更打动人。”

他拿起铅笔,在乐谱的钢琴伴奏部分,圈出几个音符,标上“慢半拍?弱处理”

,笔尖划过纸页时,度比刚才快了点,显然很兴奋:“我之前做了3个版本的旋律,都觉得少了点‘人味’,现在知道了——缺的就是这种‘不完美’的细节。

你比我更懂沈青瑶,她的‘倔’不是喊出来的,是藏在针脚、眼泪、甚至握笔的手心里的。”

成彦心里暖烘烘的,之前怕自己不懂乐理闹笑话,现在现,只要懂角色,就能跟专业的人找到共鸣。

她看着顾怀安在乐谱上修改的痕迹,忽然想起上次在录音棚,他帮她改《雾里桥》的歌词,也是这样——她提“桥空得能数清砖缝”

,他就立刻明白“要的是具体的孤独,不是空泛的愁”

“对了顾老师,”

成彦忽然想起个细节,“沈青瑶有个习惯,紧张的时候会摸帕子上的补丁。

比如她第一次见男主时,手一直在蹭补丁,没敢抬头。

要是在旋律里,偶尔加一点‘布料摩擦’的采样音,很轻,混在伴奏里,会不会更有代入感?”

顾怀安愣了下,随即笑了,这是成彦第一次见他笑得这么明显——嘴角弯起来,眼底还有点浅淡的笑意:“布料摩擦音?这个我还真没试过。

不过你说的有道理,环境音采样能增强角色的‘存在感’。

比如破庙戏里,除了旋律,还能加一点‘草席摩擦’的声音,她坐在草席上,动的时候,草席会响,这些细微的声音,能让观众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他起身走到旁边的调音台,打开电脑里的音频文件夹,里面有各种环境音采样:雨声、风声、布料摩擦声。

他点开布料摩擦声的文件,播放给成彦听——是块粗布摩擦的声音,沙沙的,很轻。

“这个是上次拍雨戏时录的,你戏服的布料摩擦声,刚好能用在沈青瑶摸帕子的场景里。”

成彦凑过去看电脑屏幕,屏幕上的音频波形忽高忽低,像情绪的起伏。

她指着其中一段波形:“这段摩擦声有点快,像她紧张时,手蹭得急;要是慢一点的,像她缝嫁衣时,手指慢慢摸过针脚,会更贴她的‘静’。”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