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签约星耀(1 / 3)

加入书签

星耀传媒的会议室飘着股现磨咖啡的焦香,不是溶的甜腻,是豆子煮透后的醇厚。

上午的阳光斜斜地透过落地窗,在长桌中央的黑色皮质文件夹上淌出一道光带,烫金的“星耀传媒”

四个字被照得亮,边角的缝线整整齐齐,连针脚都透着“靠谱”

的劲儿。

成彦坐在长桌左侧,指尖无意识地蹭着椅面的皮革纹理——比她新公寓的沙还软,却没让她放松,直到左手边的周律师推过来杯温水,杯壁贴着掌心的温度,才让她攥紧的手指松了点。

周律师戴副细框眼镜,镜腿有点旧,用透明胶带缠了圈,他翻合同的动作很轻,手指在第7页“商演条款”

上敲了敲,指甲盖边缘还沾着点蓝黑墨水——是刚才用荧光笔标注时蹭的,墨水晕开一小团,像个小小的标点。

“这里得再跟你说清楚,”

他的声音不高,却透着股斩钉截铁的劲儿,“‘年度商演数量不过15场,且需提前15天书面确认档期’,这比行业平均水平少了整整5场。

我上次帮个叫林小雨的新人看合约,人家公司直接写‘配合公司合理商演安排’,没说数量没说时间,结果她去年一年跑了28场,连写歌的时间都没有,最后专辑拖到现在都没。”

他顿了顿,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射的光晃了下,带着点吐槽的语气:“有些公司就喜欢玩文字游戏,把‘强制安排’写成‘合理建议’,新人没经验,稀里糊涂就签了,最后想推掉商演都难。

星耀这条写得够实,连‘书面确认’都标了,以后不怕他们临时加场。”

长桌对面的陆岩没插话,只是端起面前的热咖啡抿了口——没加糖,杯壁的水珠刚好在杯套边缘停住,没渗进去半分,显然是助理按他的习惯准备的。

他穿深灰色西装,领带打得规整,银色手表的秒针轻轻转着,目光落在合同第5页,手指没碰纸面,只是悬在“创作自主权”

那栏上方:“我们加了补充条款,你看这里,”

他的指尖往下移了两厘米,停在“音乐作品最终审核权归艺人所有”

的加粗字上,“除非涉及法律风险,比如歌词有敏感内容,否则公司只提建议,不逼你改。

苏沐去年那《巷口》,她想加段口琴独奏,制作人称‘太冷门’,公司没干涉,最后那歌在民谣榜待了8周,比预期还好。”

成彦的心里轻轻动了下,想起上周在顾怀安工作室试唱《雾里桥》时,顾怀安说“你的声音里有自己的故事,别被别人的想法盖掉”

她低头看手里的钢笔——是陆岩刚才递过来的,磨砂笔杆,握在手里刚好贴合指腹,陆岩说“签合同用顺手的笔,心里踏实”

笔帽上没有1ogo,却比她之前在文具店买的2o块钱钢笔沉不少,指尖能摸到笔身细微的纹路,像在握着点实在的东西。

“还有分成条款,”

周律师又开口了,这次翻到第12页,手指在“6:4税后分成”

上划了道线,“这里要重点说,‘税后’两个字很关键。

我之前帮个rapper看合约,公司写‘5:5分成’,没说税后,最后扣完个税和平台抽成,他实际拿到的连3成都不到。

星耀这条标了‘税后’,还加了‘数字平台流水分成按月结算,实体专辑销量按季度提供明细’,甚至允许你委托第三方审计,这在新人合约里真不多见——有些公司连明细都不给,只说‘按公司财务核算’,鬼知道他们怎么算的。”

成彦的指尖划过合同上自己的名字打印稿——宋体,加粗,比她平时写的名字工整,却没那么有“烟火气”

忽然想起去年冬天,她在地下通道接了个小场子,对方给了张手写便签,上面歪歪扭扭写着“出场费5oo元,当天结”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