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与星耀的初次正式会谈(2 / 3)
用。”
陆岩笑了笑,这是今天第一次笑,嘴角弯起个浅弧,没到眼底,却比公式化的表情真实,“星耀近三年推了6个新人争年度新人奖,成了5个,成功率83——不是靠运气,是我们会提前半年对接奖项主办方,帮艺人准备deo、整理演出经历,甚至会帮着协调档期,让艺人去参加奖项相关的预热活动。”
他又抽出张表格,上面列着近三年的新人姓名、奖项结果、以及星耀提供的资源支持,“比如去年的林晓,她的出道曲就是公司帮她对接的金牌制作人,光制作费就花了2o万,最后这歌进了年度金曲榜,奖项自然水到渠成。”
成彦看着表格上的数字,2o万制作费——比她之前住的地下室一年租金还多。
她想起自己攒钱买二手吉他时,连换套新弦都要犹豫半天,心里有点涩,却也更清醒:资源从来不是白给的,星耀愿意花这个钱,肯定也有自己的考量。
“那对应的,艺人需要承担什么?”
她追问,“比如商演数量、代言要求,会不会影响音乐创作时间?”
“每年商演不过15场,代言不过3个,且必须是与艺人风格匹配的品牌。”
陆岩的回答很干脆,他拿起桌上的钢笔——笔杆是黑色的,有点旧,笔帽上的金属1ogo磨得浅,“上次你回绝的‘肤润堂’,要是签了星耀,这种不符合你定位的商务,公司会直接帮你挡掉,不用你自己费心。”
他顿了顿,又补充,“而且商演和代言的档期,会优先配合你的创作计划,比如你要录专辑,那三个月内不会安排过2场商演。”
成彦的心里又动了动,却还是没松口——她想起小晚跟她说的“行业冷知识”
:有些公司会在合同里写“商演数量不过xx场”
,但没写“每场商演的时长”
,最后艺人被拉去跑拼盘,一天赶两场,比签了15场还累。
她刚想再问,包间门被轻轻敲了两下,一个穿浅灰色西装的年轻助理走进来,手里拿着个牛皮纸信封,轻声说:“陆总,这是您要的收入分成补充说明。”
陆岩接过信封,递给成彦:“这里面是星耀的收入分成标准,艺人与公司6:4分,税后——没有隐性条款,比如‘宣传费扣点’‘制作人分成’,这些都会单独列出来,由公司承担,不会从你的分成里扣。”
他看着成彦拆开信封,补充道,“你可以对比下其他公司,大多是5:5,甚至4:6,星耀给6:4,是因为我们更看重艺人的长期价值,你赚得多,公司后续能拿到的版权费、合作费也更多,是双赢。”
成彦抽出里面的纸,上面列得很细:专辑销量分成、商演收入分成、代言分成、版权费分成,每一项都标了比例和计算方式,甚至还举了例子——比如“专辑销量1o万张,每张定价5o元,艺人可分得1o万x5ox6o=3oo万”
。
她的指尖在“版权费分成”
那行字上顿了顿,想起自己写的《十年霜》,要是能拿到合理的版权费,以后就能更安心地写歌了。
“这些条款都很清晰。”
成彦把补充说明放回信封,抬眼看向陆岩,眼神比刚才更坚定,却也带着点谨慎,“但口头和书面复印件,都不能完全作数。”
她顿了顿,手指轻轻敲了敲桌布,“我需要看完整的合同文本,尤其是关于‘创作自主权’的细节界定——比如什么情况下公司可以提修改建议,什么情况下算‘强制修改’;还有收入分成的结算周期、税务承担方式,这些都要在合同里明确写清楚,不能有模糊的表述。”
陆岩的指尖在桌沿轻轻点了下,没立刻回答,而是拿起茶壶,又给成彦续了杯茶。
茶汤注进杯子时,热气漫到成彦脸上,带着点红茶的甜香。
他终于开口,声音里多了点不易察觉的欣赏:“我就知道你会这么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