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匿名的和弦建议(1 / 4)
凌晨一点的练习室,吉他弦的“错音”
像被踩碎的玻璃碴,在空气里散得满地都是。
成彦的指尖按在《等晴天》主歌的和弦上,第三指节泛着不正常的红——不是新鲜的红,是反复摩擦后透出的暗红,指尖的茧子被吉他弦磨得疼,连带着指缝里还卡着点琴弦上的锈粉。
她已经在“二级小和弦转五级属和弦”
这步卡了整整四十分钟,刚才又一次蹭到邻弦,刺耳的“吱呀”
声让她忍不住缩了缩脖子,像被针扎了下。
“该死!”
她烦躁地甩了甩手,指节因为用力攥拳而泛白,连吉他面板上的小雏菊贴纸都跟着晃——这贴纸是小晚上周贴的,说“看着就开心”
,现在却像在瞪着她,怪她连个和弦都弹不明白。
她低头看了眼吉他弦,最细的一弦上还缠着根断了的头,是刚才甩头时掉的,她伸手去拨,却不小心勾到弦,又是一声“滋啦”
,更难听了。
谱架上摊着的《等晴天》草稿,已经被她画得像幅抽象画:“”
的基础和弦进行被划了三道黑杠,旁边写满了“换a7”
“加d9”
的修改笔记,有的字被墨水晕开,有的被划掉重写,最后只在纸角圈了个大大的问号,墨渍渗进纸里,像块解不开的心病。
“9o的爆款歌曲都逃不开经典和弦进行,但想出彩,就得在‘二级到五级’的衔接上做文章——这是情绪张力的关键,比如用挂留和弦缓冲,或者保留共同音,别让听众觉得‘硬’。”
早上音乐总监说这话时,成彦还在笔记本上认真记了,现在看着笔记,却觉得那些字像在嘲笑她:“记了又不会用,还写什么原创?”
她揉了揉太阳穴,酸胀感从眉心蔓延到后脑勺。
桌上的泡面桶还没扔,桶盖敞着,残留的汤渍在桶底结了层薄薄的油膜,老坛酸菜的酸气散得差不多了,只剩下点腻腻的味道,闻着就没胃口。
她拿起旁边的保温杯,杯壁上的小熊贴纸翘了边,是上次摔的,里面的凉白开已经温透,喝了一口,水顺着喉咙滑下去,却没浇灭心里的焦灼——明天中午12点就是原创赛道小样的提交截止日,再卡壳,她这三天熬的夜、撕的草稿、掉的头,就全白费了。
“要不……还是用基础进行吧?”
成彦对着吉他小声嘀咕,手指却没动。
她想起昨天给医院打电话,护士说妈妈最近总在病房里哼“等晴天”
,还问“成彦啥时候能唱给我听”
,要是用平平无奇的和弦,怎么对得起妈妈的期待?那些写在笔记本里的句子:“砖缝里的野草,没怕过风雨”
“妈妈的胡椒汤,暖到喉咙就凉了”
“收摊时的路灯,比舞台的灯亮半分”
,全是她掏心掏肺的日子,怎么能配“大街上一抓一把”
的和弦?就像给妈妈煮的胡椒汤里加高级奶油,不对味,也不实在。
她伸手去够谱架旁的帆布乐谱夹——这夹子是海选时老陈送的,说“装谱子方便”
,现在边缘已经磨得起毛,带子也断了一根,用别针别着。
里面夹着她从海选到现在的所有谱子:有海选时唱《野草》的手写谱,有一公《逆光》的和声分谱,还有上次顾怀安指点她时,她抄的《逆光》和弦谱,甚至夹着张去年烧烤摊的收摊小票,当时记歌词没纸,就写在了小票背面。
成彦的手指在谱夹里翻找,纸张摩擦的“哗啦”
声在安静的练习室里格外清晰,像在翻一本写满心事的旧日记。
翻到第三页,一张浅灰色的纸条从《逆光》和弦谱的页间滑了下来,轻飘飘的,先擦过泡面桶的边缘,再落在她的帆布鞋边,纸上的钢笔字在路灯透进来的光里,隐约能看到熟悉的连笔。
成彦的动作顿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