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走廊里的指点(1 / 3)

加入书签

下午三点零七分,练习室走廊的阳光斜斜地切进来,落在墙上贴的选手海报上——最上面那张是林枫的宣传照,嘴角勾着标准的微笑,下面被人偷偷贴了张便签,写着“求签名”

,字迹歪歪扭扭的,应该是哪个实习生的手笔。

空气里飘着股混合味:薄荷喉糖的清凉(从1号练习室飘来,里面三个选手正边练边含)、柠檬味的加湿器水雾(2号练习室的,怕嗓子干),还有点淡淡的汗味(练舞的选手刚跑过去),比后台那股呛人的胶味舒服多了。

成彦靠在走廊的白墙上,怀里抱着本快翻烂的声乐谱——封面是淡蓝色的,边角磨得毛,是她三年前在旧书店画15块买的,里面密密麻麻写满了笔记:“‘它说等个晴天吧’的‘吧’字,气要轻,像吹蒲公英”

“‘顶破了瓦’的‘瓦’,咬字再实点,别像含着棉花”

,页脚那个小小的吉他图案,是小晚昨天趁她练歌时画的,用的是橙色马克笔,还特意加了两颗小爱心,说“这样看谱子像带了颗糖,练起来不枯燥”

她的嗓子哑得像塞了团砂纸,刚才在2号练习室练《野草》,足足熬了两个小时,重复最多的就是“没趴下”

那句——练到最后,连陪她的小晚都忍不住说“成彦姐,你先歇会儿吧,再练嗓子该冒烟了”

可她就是跟自己较劲儿,总觉得尾音差了点意思,却又说不出到底差在哪。

手里攥着的保温杯是母亲从医院寄来的,印着红色“平安”

二字的搪瓷面磕了个小坑(母亲说搬东西时碰的),里面泡的胖大海已经沉底,水温降到了刚好能入口的程度,她仰头灌了一大口,温热的水滑过喉咙时,还带着点胖大海的涩味,却让那股灼烧感稍微退了点。

“噔、噔、噔——”

走廊尽头传来脚步声,不轻不重,节奏稳得像节拍器,没有其他选手那种急急忙忙的杂乱。

成彦没抬头,以为是负责道具的工作人员,低头继续对着谱子琢磨——指尖在“没趴下”

的音符上反复划着,嘴里小声哼着,哼到“下”

字时,自己都皱了眉:尾音收得太急,像刚拉满的橡皮筋突然断了,别说“野草扛风雨”

的韧劲,连“站稳”

的感觉都没有。

“这里断得太硬。”

突然响起的男声像冰水滴在玻璃上,清清淡淡,却让成彦瞬间僵住——这声音她太熟了,播片段里顾怀安点评其他选手时,就是这个调子,没什么情绪,却一针见血。

她猛地抬头,手里的谱子差点滑掉,赶紧用胳膊肘夹了夹,就看见顾怀安站在离她三步远的地方。

他穿件浅灰色棉麻衬衫,袖口挽到小臂中间,露出腕上块黑色皮质表带的手表——表盘是磨砂的,没有多余的装饰,后来成彦才从音乐总监助理那听说,这是个小众手工品牌,光表带就要两千多,够她在烧烤摊烤半个月的串。

他手里捏着份装订整齐的乐谱,封面印着“《星光重启》合唱曲目”

,指尖夹着支黑色钢笔,笔帽没盖,笔尖朝里,应该是刚从音乐总监办公室改完谱子出来。

成彦的心跳“咚咚”

地撞着胸口,下意识把谱子往身后藏了藏——不是怕被看,是自己的笔记太潦草,有的地方还画了小问号,怕在以“严谨”

出名的顾怀安面前显得“不专业”

她攥着保温杯的手紧了紧,指节泛得白,连杯壁上的水珠都被捏得往下滑,滴在牛仔裤上,洇出个小湿痕。

她张了张嘴,半天没说出完整的话:“顾、顾老师……您、您怎么在这?”

顾怀安没接她的话茬,目光越过她的肩膀,准确地落在被藏在身后的谱子上,脚步往前挪了半步,伸手指了指“没趴下”

那句——他的指尖很干净,指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