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深夜讨论(1 / 3)

加入书签

深夜三点的老陈茶馆后院,录音棚的老式铜座台灯还亮着。

灯泡外面裹着层磨砂玻璃,灯光透过玻璃洒下来,在桌上投下圈毛茸茸的光晕,把紫藤花架的影子拉得老长,像在地上画了幅歪歪扭扭的藤蔓画。

几片淡紫色的紫藤花瓣被夜风卷进来,落在录音区的小桌上,刚好压在成彦攥着的歌词纸边缘,像想把纸上尖锐的词悄悄盖住。

成彦趴在桌上,手肘撑着皱巴巴的歌词纸,手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指甲在“伤口”

两个字旁边掐出浅浅的印子,像要把这两个字刻进纸里。

纸页上的墨迹晕开了一小片,是她刚才圈画时太急,红笔尖蹭到了未干的墨,像伤口渗出来的血。

桌角的粗瓷杯里,陈皮茶凉得透透的,水面浮着层淡褐色的茶膜,杯壁上还沾着圈浅浅的茶渍——是老周临走前泡的,他当时还笑着说“熬夜讨论得喝点东西垫着,不然你们俩争到天亮,嗓子该冒烟了”

顾怀安坐在对面的深棕色木椅上,椅子腿在地板上轻轻蹭了下,出“吱呀”

的轻响。

他手里捏着支hb铅笔,笔尖在乐谱上反复点着“伤口”

对应的旋律线,眉头皱成个“川”

字,连额前的碎都跟着往下垂,遮住了一点眼睛。

他把“伤口”

划掉,旁边写了“疤痕”

,笔尖顿了顿,又觉得不对,用橡皮擦了个黑印子,重写“痕迹”

,最后还是把笔往桌上一扔,叹了口气:“还是不对——‘痕迹’太轻,像风吹过没留下印子,衬不出林墨的疼;‘疤痕’太旧,像愈合了好几年,可林墨的疼是现在进行时;‘伤口’又太扎,副歌是整歌的记忆点,太尖锐容易让听众跳戏,上次给《江枫渡》做ost,有句‘思念像针戳’,歌手嫌‘戳’字太扎,想改成‘绕’,我跟他磨了三小时,最后在‘戳’后面加了个笛子的颤音,像针戳到棉花上,既留了痛感,又没那么扎心——结果那歌播放量比预期高3o,评论里说‘疼得刚好,能共情’。”

他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手指在屏幕上划了两下,点开个蓝色的exce1表格,表格里密密麻麻列着去年各影视ost的播放数据:“你看这个,《星光里的海》有句‘刀扎在心上’,播放量比同专辑其他歌低2o,评论里全是‘太扎心,不敢听第二遍’,影视歌曲不是只给懂角色的人听,还要让普通听众能接得住,不然再贴角色,没人听也没用——这是行业里的‘歌词平衡术’,不是所有真实都要赤裸裸摆出来,得留口气,像你拍哭戏时,王阿姨会给你补点腮红,不是遮掉哭痕,是让气色看起来没那么差,观众看着也舒服。”

成彦把歌词纸往自己这边拉了拉,手指轻轻拂过“伤口”

两个字,把压在上面的紫藤花瓣拨到一边:“可林墨的疼不需要‘留口气’!

拍‘林墨在拘留所摸伤口’的戏时,道具组做的伤口道具里加了温感材料,我一摸,是凉的,像真的没愈合,当时我就想,要是她的疼能像‘疤痕’一样淡,她就不用在夜里抱着妹妹的照片偷偷哭了。”

她抬头看向顾怀安,眼睛里的红血丝比拍夜戏时还明显,眼尾有点泛红,不是哭了,是急的,像怕别人不懂林墨的疼,“她在废弃工厂躲追杀时,反派没给她留口气;她翻妹妹的旧档案时,时间没给她留口气;现在唱她的歌,为什么要给听众留口气?那些觉得‘扎心’的听众,只是没经历过‘疼到没法留口气’的日子,不是歌的错——就像这杯凉陈皮茶,虽然不好喝,却能让人记住,要是加了糖,反而忘了它本来的味。”

她的声音稍微提高了点,手里的歌词纸被攥得更皱,纸边都卷了起来,像被揉过的纸团展开。

顾怀安刚想开口,就听见控制室里传来小夏迷迷糊糊的声音:“姐……顾老师……你们别吵了……比我高考前跟我妈争志愿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