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新生(1 / 2)
成彦的苏绣工坊里,暖黄色的吊灯垂在母亲留下的旧绣绷上方,灯光穿过银线,在米白色的缎面上投下细碎的光 —— 那是母亲当年从苏州老字号 “瑞蚨祥” 淘来的老银线,线芯里还裹着细棉,摸起来比新线更软,绣在布上却更挺括。她正捏着这根银线,给《新生》主题绣品勾最后一片栀子花瓣,针脚密得像在缝补十年前没来得及说的遗憾,左手无名指上的铜顶针磨得发亮,是母亲化疗时攥着绣活留下的,顶针内侧还能摸到母亲指腹的纹路。
身上穿的蓝布衫也是母亲的,袖口磨出了毛边,边缘的针脚是母亲当年用粗线缝的,成彦特意没拆,每次低头绣活,袖口蹭到绣绷的 “沙沙” 声,都像母亲在耳边说 “丫头,针脚再密点”。她刚把银线穿过布面,就听见小雨带着点急的声音从 NFT 操作区传过来:
“彦姐!那黑西装又来啦!这次揣着个牛皮袋,走路都带着股横劲,皮鞋‘噔噔’响,把巷口王大爷的猫都吓跑了!” 小雨的手指还停在 NFT 后台的用户数据页,屏幕上 “50.2 万” 的数字旁闪着绿色的 “+3000”,她抬头时,马尾辫还随着动作晃了晃,“要不要叫安保?上次他撞咱们工坊门框那下,我还以为要拆墙呢 —— 后来才知道,是他自己没站稳,鞋跟卡进门槛缝里了!”
成彦手里的银线没断,反而更稳地在布面上打了个小结,剪线时剪刀尖轻轻蹭过缎面,声音脆得像断了十年的委屈:“让他进来,正好把话说明白。” 她抬手摸了摸绣绷边缘 —— 那里还留着母亲当年画的铅笔稿印子,淡得快要看不见,指尖传来的木质凉意,像给她添了层底气,“他要是敢横,咱们这工坊里的绣娘们,也不是吃素的。”
门被推开时,带着股巷口的冷风,吹得墙上挂的非遗保护牌轻轻晃了晃 —— 那牌子是红木镶铜的,上面刻着 “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编号 “苏非遗保 2024-038”,是上个月文旅局刚送过来的,成彦特意挂在最显眼的位置,就是为了让来捣乱的人看看。带话人没敢再踩门槛,却故意把牛皮袋 “啪” 地拍在旁边的展示柜上,柜里摆着成彦去年获的 “非遗传承创新奖”,玻璃震得嗡嗡响,他穿的西装还是上次那件,深灰色的面料沾了点灰尘,领口的咖啡渍比上次更明显,像是蹭在什么脏东西上没洗,西装袖口的纽扣松了颗,线头吊在外面,却依旧摆出傲慢的姿态:
“成小姐,林总问你想好了没?录音笔交不交?别等我们动手,到时候连你这工坊里的绣品,都得跟着遭殃 —— 林总说了,你这绣品看着金贵,烧起来跟普通布料也没区别。” 他说话时,下巴微微抬着,眼神扫过绣绷时带着点不屑,仿佛那些银线绣的栀子,在他眼里只是堆不值钱的线。
成彦没抬头,继续绣最后一针,银线在她指间绕了个圈,针尖精准地穿过之前留下的针孔:“你回去告诉林国雄,十年前他能封杀我,是因为我只有妈留下的半间破工坊,连块像样的绣布都买不起 —— 那时候他说要断我的绣线来源,我只能半夜去布店后门捡人家剩下的边角料。” 她终于抬眼,眼神亮得像绣品上的银线,目光落在带话人松了扣的袖口上,“但现在我有的,他未必能动得了 —— 你看这工坊,墙上挂的非遗保护牌,是文旅局发的,按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干扰我们正常经营,违者要罚 5-20 万;桌上签的 8 家文旅企业合作协议,有 3 家是国企背景,他想断我的合作,得先问问国资委同不同意;就连你现在盯着的展示柜,里面的绣品都在 NFT 平台上发行了数字藏品,50.2 万用户里,有 30% 是文化机构账号,他想动这些绣品,明天全国的非遗圈都会知道 —— 他现在连自己的海外账户都被冻结了,还敢跟我提‘动手’?”
带话人的喉结滚了滚,没敢接话,却下意识地攥紧了手里的牛皮袋,指节泛白,袋子里的东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