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陌生的声音(1 / 2)
老周工作室的频谱仪屏幕泛着冷光,48 秒的音频片段在循环播放 —— 林国雄那句 “让她永远消失” 的狠劲还没散,陌生男人的南方口音就裹着电流声钻出来,像根没头的棉线,缠在人心里解不开。成彦坐在角落的小凳子上,手里攥着母亲留下的老通讯录,泛黄的牛皮纸封面被磨出毛边,翻到第 17 页时,指尖突然顿住:一个 “陈” 字被母亲用铅笔圈了三圈,圈外还画了个小小的警告符号,墨迹晕在纸纹里,像当年没敢说出口的慌。
她低头蹭了蹭纸页上的墨迹,指腹能摸到铅笔划过的凹凸感 —— 这是母亲化疗后手抖着写的,字比平时歪了不少,却依旧用力。小时候她问过母亲 “这个陈叔叔是谁”,母亲只把通讯录往绣绷底下藏,说 “别问,也别跟别人提”,现在想来,那藏在纸页里的,哪里是个名字,分明是母亲攥了十年的警告。
“吱呀 ——” 工作室的木门被风顶开,带着巷口的雨气飘进来。警方技术科的李警官举着个黑色文件夹快步走进来,警服肩章沾了点泥点,袖口的纽扣松了一颗,显然是从鉴定中心一路跑过来的:“声纹对比有结果了,但有点棘手。” 他把文件夹往桌上一放,金属夹 “咔嗒” 响了一声,里面的鉴定报告滑出来,“陈景明,林国雄十年前的进出口贸易伙伴,祖籍温州,标准南方口音,跟音频里的声音初步匹配度 82%。”
“82%?这还不够?” 张大爷从椅子上弹起来,手里的糖糕油纸袋 “哗啦” 扯破个口,掉了两粒豆沙在裤腿上。他凑过去时老花镜滑到鼻尖,手指在报告上的 “82%” 上戳了戳,“我当年在生产队算工分,差 0.1 分都得重算,这 82% 还不能定他的罪?难不成还得让他把十年前的话再原封不动说一遍?”
小雨正趴在桌角刷 NFT 平台,闻言赶紧拽了拽张大爷的袖子 —— 她的指甲涂了淡粉色甲油,上面还贴着小小的银线栀子贴纸,是自己绣的。“张大爷您别急,声纹鉴定不是算工分,得看‘共振峰’!” 她把手机屏幕转向众人,上面是刚查的声纹科普,“你看,每个人说话都有独特的共振峰,就像指纹,少一个都不行 —— 李警官刚才说的陈景明,三年前做了喉癌手术,共振峰变了,这才没法 100% 匹配。”
李警官点点头,从文件夹里抽出张 CT 报告复印件,指着喉部的手术痕迹:“你们看,他切除了部分声带,现在的声音比十年前低了三个调,还多了点气音,就像老收音机换了个破喇叭,听着像一个人,实则差了关键特征。” 他顿了顿,又掏出手机点开一段视频 —— 是陈景明去年在商会活动上的发言,男人说话时手总按着喉咙,声音闷得像隔着棉花,“这是我们能找到的最新声音样本,跟音频里的利落腔调比,少了三个核心共振峰,按法律规定,匹配度不到 90%,不能作为直接证据。”(植入冷知识:声纹鉴定核心规范 —— 成年人声纹的 “共振峰频率”(F1/F2/F3)是关键标识,喉部手术、长期吸烟等会导致共振峰偏移,其中 F2(中高频共振峰)对身份识别贡献率达 40%,陈景明术后 F2 偏移 150Hz,直接导致匹配度从 82% 跌破法律要求的 90% 阈值,这是影视行业声纹取证的典型技术瓶颈)
成彦突然抬手按住胸口,老通讯录从膝盖上滑下来,正好落在 “陈景明” 的名字上。她想起上个月整理母亲遗物时,在绣绷夹层里发现的小纸条 —— 上面是母亲用口红写的 “陈景明,舟山,黑箱”,字被水洇过,只剩模糊的轮廓。“李警官,” 她的声音有点发颤,指尖捏着纸条边缘,“我妈当年留过一张纸条,提过‘陈景明’和‘舟山’,还有个‘黑箱’,会不会跟他的仓库有关?”
顾怀安弯腰捡起通讯录,指尖蹭过纸页上的铅笔圈:“我已经让助理查了陈景明在舟山的资产,十年前他在舟山港 3 号区租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