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娱乐圈的震动(1 / 2)
聚星阁的木门推开时,评弹的琵琶声混着栀子香飘出来 —— 墙上挂着的旧戏单泛着黄,1987 年的《苏绣公主》演出信息还能看清,茶柜上摆着排搪瓷杯,杯身印着 “影视工作者协会” 的字样,是老掌柜王叔年轻时跑剧组攒下的。成彦坐在角落的老茶桌旁,指尖摩挲着母亲的绣线盒,栀子木盒盖的纹理硌着指腹,盒盖内侧贴着小夏今早写的便利贴,字迹歪歪扭扭还带了个笑脸:“热搜 TOP3 稳了!# 成彦新一代资本玩家# 阅读量 5.2 亿,比上次顶流塌房还猛!对了,我给你带了楼下的桂花糕,在你包里!”
“这星耀也太神了!朝露去年营收还比它高 30%,居然被个做非遗的小姑娘拿下了!” 穿中山装的老茶客李伯敲着茶碗,茶碗是青花缠枝纹的,碗沿缺了个小口,是他跑了二十年影视发行的 “幸运碗”。他敲碗的节奏跟着评弹的拍子,“我记得前几年有个公司想收朝露的子公司,林国雄直接放话‘低于 10 亿免谈’,现在倒好,被个揣着绣线盒的丫头收了,这圈子真是变天了!”
旁边的娱乐记者小王举着录音笔,笔尖还沾着点墨水 —— 是刚才记笔记时蹭的,他凑过来时,录音笔的红灯还在闪:“刚跟证监会朋友聊,说星耀的收购流程合规率 100%,连资金备付率都超了 20%,比不少大资本还专业。” 他翻了翻笔记本,纸上画着个小小的栀子,“朋友还说,星耀提交的非遗 IP 评估报告,光绣娘访谈就有 32 份,这哪是‘小鱼’,明明是藏深海的鲨鱼,还带着文化的尖牙!”
成彦没接话,手往包里摸桂花糕时,先碰到了铜顶针的弧度 —— 顶针内侧 “苏” 字的刻痕硌了指腹一下,是母亲当年教她绣 “盘金绣” 时,怕她扎手特意给的。她捏着顶针停顿了三秒,才把绣线盒打开,里面半卷米白色苏绣线露出来,线轴上还缠着母亲当年绣坏的线头,“妈以前总说‘绣线要理清楚,做事才不慌’,” 她把线头绕回线轴,突然想起今早打开手机时,满屏的 “资本玩家” 标签,有媒体写 “成彦靠海外资本逆袭,非遗只是幌子”,当时她攥着手机的手都紧了,直到摸到包里的绣线盒,才慢慢稳下来。
茶掌柜王叔端着茶壶过来添水,壶嘴是铜制的,磨得发亮:“姑娘,刚才张导还问起你呢,说‘现在的年轻人,比我们那时候敢想敢干,还带着老手艺的根’。” 他给成彦的茶杯续水时,特意把热水绕着杯沿倒,“你这碧螺春是明前的,得慢慢泡,跟你做的非遗似的,急不得。”
“说曹操曹操到!” 小夏抱着平板冲进来,头发上别着的栀子发卡歪到了耳边,平板壳上贴满了非遗贴纸 —— 有苏绣的、缂丝的,还有她自己画的小栀子。她跑过来时,平板差点撞到茶桌,顾怀安伸手扶了一把,指尖蹭到平板壳上的贴纸,“张导来了!就是拍《老苏州》的那个张启山导演,他说想跟你聊聊非遗影视化,还带了压箱底的剧本!”
话音刚落,穿灰色夹克的张导就走了过来,手里拎着个布袋子,袋子上绣着朵小栀子 —— 是他老伴生前绣的。他把布袋子放在桌上,掏出本蓝色封皮的旧剧本,封面上 “绣娘” 两个字的墨迹有点淡,是他十年前写的:“丫头,我刚才在隔壁桌听他们聊‘资本玩家’,都没说到点子上。” 他翻开剧本,手指捏着第 15 页的磨损处,“你这收购不是靠资本,是靠‘非遗’这张王牌 —— 影视圈缺的不是钱,是能落地的文化内核。” 他指着平板上的行业数据,“你看,星耀非遗 IP 的搜索量涨了 300%,朝露的员工保留率 90%,这俩数据放以前,‘小鱼吃大鱼’的案例里根本见不着。”
王叔刚好路过,接了句:“前五年啊,能像星耀这样带着文化资产收购的,满打满算就两家,还都没撑过半年,你们这算头一份。” 他擦了擦茶桌,“主要是林国雄太急了,去年拍的那几部流量剧,连道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