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母亲的眼泪(1 / 2)

加入书签

成彦站在母亲旧居的青石板台阶上,手里攥着的长文纸页被晨风吹得轻轻打卷,纸边已经被她从工作室一路摩挲得发毛 —— 长文中 “母亲化疗时还在绣栀子抱枕” 那一段,她用红笔圈了三圈,墨水晕开的痕迹里,还沾着昨晚不小心滴上的咖啡渍,像给文字裹了层暖乎乎的痂。门没关严,留着道指宽的缝,里面飘出的绣线香混着桂花茶的甜气,还有母亲哼的《栀子谣》,调子比以前慢了半拍,尾音有点发颤,听得成彦鼻尖突然发酸,指尖无意识地抠着长文里 “妈” 字的笔画。

“妈。” 她轻轻推开门,门轴 “吱呀” 响了一声,像在替她打破这满室的安静。客厅里的竹帘没拉满,阳光斜斜地漏进来,在地板上拼出细碎的光斑,刚好落在母亲的绣架上。母亲坐在藤椅上,手里捏着根银柄绣针,针上穿的苏绣银线还是成彦去年冬至送的 —— 当时母女还在冷战,她把线放在门口就走了,没敢进门。绣布上的栀子绣了大半,花瓣的盘金绣已经成型,针还斜插在绣布的留白处,线尾没打结,显然是看到什么突然停了手,连膝头搭着的蓝布围裙都忘了拢。

母亲的老花镜滑到鼻尖,镜片上蒙了层薄雾,她却没扶,手里攥着的手机屏幕亮着,停在成彦发的长文页面。成彦走近时,刚好看到一滴眼泪砸在手机壳上 —— 手机壳是成彦高中时给母亲买的,印着歪歪扭扭的 “母女平安”,边缘已经磨掉了漆。那滴眼泪顺着壳子的纹路滑下来,落在母亲另一只手里的旧绣稿上,晕开了淡墨痕 —— 那是母亲去年写的非遗技法笔记,纸页泛黄,右上角还留着成彦小时候画的小栀子涂鸦,画得像个小太阳,当时母亲还笑她 “绣栀子绣成了向日葵”。

“丫头……” 母亲的声音发颤,捏着手机的手明显在抖,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连带着手机屏幕都跟着晃,“这上面说的…… 都是真的?你妈我…… 真没喝酒,是吃止痛药?” 她慢慢抬头,眼眶红得像刚泡过的枸杞,老花镜彻底滑下来,挂在衣襟的布扣上晃荡,“那些人说我酗酒,说我打骂你…… 我昨天看到新闻时,手都软了,连茶杯都摔了。我知道你肯定难受,可我…… 我连给你发条消息的勇气都没有,怕你还在生我的气。”

成彦赶紧走过去,蹲在母亲面前,把长文递到她眼前,纸页上的红圈刚好对着母亲的眼睛:“妈,都是真的。我把您的病历、张师傅的证词,还有邻居王阿姨拍的您去年浇花的视频都附在后面了,网友都信了,现在没人再提那些谣言了。” 她的指尖碰到母亲的手背,突然顿住 —— 母亲的手上全是绣针磨出的老茧,指关节处还有道浅疤,是去年绣《百子图》时被针扎的,当时母女正吵得凶,成彦只在电话里听张师傅提了一句,却没敢回来看看。

“我对不起你。” 母亲突然伸手抓住成彦的手,她的掌心很凉,却攥得很紧,眼泪掉在成彦的手背上,烫得她心尖发疼,“之前你说要做 NFT,要把咱们的拓片、刺绣放到网上,我跟你吵,说你‘丢了老祖宗的规矩’,说你‘眼里只有钱’,还把你送的银线扔在门口……” 她的声音越来越低,眼泪砸在两人交握的手背上,“可我哪知道,你是在守着咱们的非遗,守着妈的清白。昨天看到你写‘妈教我的清白比什么都重要’,我坐在这绣架前,哭了整整一夜,才知道我有多糊涂。”

母亲说着,从绣架下面拖出个朱漆木盒 —— 盒子边角已经磨出了木纹,是外婆传给母亲的绣针盒,成彦小时候总偷着打开看里面的银针。她打开盒子,里面没装针,反而掉出本蓝色封皮的拓片本,封皮上贴着的小栀子贴纸已经卷了边,是成彦 15 岁时用零花钱买的。“这是你小时候的拓片本,我一直藏着。” 母亲翻开本子,指尖轻轻拂过纸页,“你那时候学拓片,总把宣纸拓破,我就每天等你睡了,在你写的‘技法笔记’后面加批注,怕你嫌我多管闲事,一直没敢给你看。”

成彦凑过去看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