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情潮晚来急(3 / 5)

加入书签

这个心思他只会心中腹谤,绝不会对外人说道罢了。

    邹敏儿说道:“我们来金陵不少时间,中车司日常收集官员动态和言行,这样一桩惊人旧事,为何在金陵从没听官员说起过。”

    贾琮回道:“其实出现这种情形,也不算奇怪,大周为流官制,官员三年大考,或升迁、平调、贬谪。

    总之官员在一地为官,通常不超过三年,超过五年都是极少的。

    而卫所军伍之中,人员的更迭更加频繁,每年都有武官军卒因年高卸甲归田。

    当年杜家事发在十五年前,时间太过久远,金陵官场文武官员早就换了几茬,旧事流传早已依稀难寻。

    像杜衡鑫这样在金陵卫军沉浸十余年,是极罕见的情况。

    况且你也说过,当初承办杜家谋逆大案的官员,最后都不得善终。

    此事还和皇储更迭有关联,兹事体大,朝廷必会淡化掩盖,以免扰乱视听。

    就算金陵本地有知道真相的老人,多半都是荣休垂暮之年,杜衡鑫身在高位,他们更不敢张扬其事。

    所以官员之中无人提起或谈论此事,中车司监察视听,未见痕迹,都在情理之中。

    如果不是中车司有杜衡鑫的官场履事文牍,你又从六合那位老吏口中探知秘闻,两相印证,这才能得知杜衡鑫的这桩秘事。

    很少人会像我们这样追根究底,旁征博引,探寻根由。”

    ……

    邹敏儿又说道:“杜衡鑫心性险恶,而且身具卫军高位,周正阳和我父亲说起来都是他的麾下,当年水监司大案是否也与他有关联?”

    贾琮回道:“并不是没有这种可能,毕竟他是南直隶卫军主官,位高权重,做什么事只怕比常人都要容易许多。

    但是当年杜家之事,只能证明此人是心思狠辣之辈,却不能证明他就与水监司大案有关,至少目前没有相关的佐证。

    相比之下,他当年的次官副手张康年的嫌疑反而更大。

    当初在邹府寿宴,如果不是张康年突然言语引导,或许不会激得你父亲当场自尽,也不会让水监司大案许多内幕,就此湮没。”

    邹敏儿听他说起旧事,心中针戳一样难受,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贾琮知道她的心思,伸身将她身上的被子掖好,叹道:“等到周正阳事发,本来作为陪都兵部有监察失利之嫌。

    但是张康年似乎早知其中奥秘,通过左右斡旋,让陪都兵部在此事上掌握主动,多有出彩之举,反而让金陵都指挥司相形见绌。

    甚至还通过此事在陪都兵部树立威望,尽收权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