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东窗显端倪(4 / 5)

加入书签

五儿跟着他身后,俏脸映晕,明眸流转,光彩照人。

龄官带着两个下丫鬟,忙进忙出,堂屋圆桌上摆满各式点心。

还有一碗碗热腾腾米粥,香气扑鼻,闻之让人胃口顿开。

贾琮端起粥碗喝了一口,赞道:“这碧梗米口味好香醇,比去年辽东庄子上送的,要好上许多。”

龄官笑道:“三爷的嘴巴可真灵,这是前几日宝姑娘让人送的,是城北段家粮铺新进的上等货。

他们家薛大爷得十多袋,东西两府都分了一些,让众人都尝新鲜。

听说这米从北直隶玉田县过来的,今年晚稻刚收的新货,外头都很难买到。”

贾琮笑道:“这段家粮铺路子挺广,今年各地天公不作美,我看过衙门邸报,北直隶粮食比上年欠收。

这种上等的碧梗米,现在可是稀罕货,有银子都不一定买到。

段家粮铺却拿来送人情,没想到薛蟠在外头还挺有体面。”

五儿往贾琮碗了夹了片咸蛋黄,却见他端着粥碗发愣,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

荣国府,梨香院。

梨香院是荣国公暮年静养之地,地方虽不大,但也有十余间房屋,前厅后舍俱全。

比起贾琮原先住的青芷宅,还要宽敞轩朗些,又有一门直通后街,便于男丁进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薛姨妈借住梨香院多年,初始虽有在神京人地生疏,接势贾家权势庇护之意。

但也因梨香院幽静轩朗,房舍精致,木繁盛,进出便利,居住舒适。

她出身嫁人皆为大富之家,一贯养尊处优,如梨香院真的泛泛,她也不可能借住多年。

加上薛家虽借住梨香院,但一应粮米日常用度,都是薛家自理,并不占用贾家一文。

薛姨妈更是精通世故,每到年节都会以为晚辈礼,给贾母孝敬礼数,至少在银钱上薛家腰杆挺直。

大早前厅堂屋之中,丫鬟已摆了各式早点,几碗香气腾腾的碧梗米粥。

薛姨妈母女二人正在用餐,见薛蟠打着哈欠进来,一脸宿睡不足的模样。

薛姨妈皱眉说道:“刚在段家粮铺做个像样营生,你也就三两天热乎劲头,如今又每日出去浪荡。

看看你这样子,大清早睡不醒的样子,这时辰琮哥儿早支棱精神上朝了。

你说你什么时候多争点气,少让我操些心。”

薛蟠嘟囔道:“妈啊,你想唠叨尽管唠叨,干嘛拿我和琮哥儿比,要太看得起儿子了。

别说你儿子我,神京城那个哥儿比得过他,儿子再不济也比宝玉强,我挺心安理得。”

宝钗听了哥哥的话,微微一笑,也不说话,总之哥哥也说琮兄弟好,她听着心里就乐意。

薛姨妈随口说道:“你瞧你这点出息,比宝玉好又顶什么用处。”

薛蟠笑道:“妈如今也是明白人了,咱家也算脱去大难,以后只等好日子来过。”

宝钗因食量小,喝了一碗碧梗米粥,便已经腹饱,见母子聊得合拢,便笑笑回了里屋。

薛蟠见妹妹离开,才对薛姨妈说道:“妈,你听说了吗,宝玉房里的彩霞,入房一月便有喜了。”

薛姨妈皱眉说道:“你可是愈发不着调,宝玉屋里丫头有喜,也是你该打听关心的。”

薛蟠说道:“妈,你会错意思了,宝玉生出什么物件,与我有什么关系,我才懒得去管。

我听说琮哥儿和宝玉,都同月进的屋里人,宝玉屋里如今有些,想来琮哥儿必定也快了。”

薛姨妈听了这话,心情有些郁闷不快。

说道:“你这不是废话,琮哥儿和宝玉同岁,不仅是个文翰林,还是马上将,血气方刚的人物。

他身边几个丫头,都是上等的,比宝玉身边好许多,他屋里有喜没喜,还不是迟早的事。”

薛蟠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