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载入青史的一日(2 / 14)

加入书签

nbsp; 昔蜀汉攻曹魏,以弱攻强。而熙宁以后朝廷数十年经营,现在宋与党项国力悬殊,又何止于当年的曹魏与蜀汉之间。

    而论无论军事文化政治经济,大宋都对党项都形成了绝对碾压。

    不管是政治还是军事斗争之中大部分人都看风倒的,说白了只帮赢家。

    可如今辽国介入让形势逆转。

    但要明白主观观点和客观事实之上,但一等能超越二者的,那就是道义立场。

    檄文所点的就是‘义’。

    而今章越最大的问题来自内部,而不是外部,向太后不是一个人,她也代表朝中偏安一派的共识,为什么一定要冒着与辽国决战的巨大风险,去消灭已经对大宋表示降伏的党项。

    这就如同蜀汉国内不明白,诸葛亮为什么一定要出兵。以弱势的蜀汉去进攻强大的曹魏。

    因为大部分人都看不出原因。

    所以诸葛亮才道,不讨贼,王业亦亡。惟坐亡而待亡,孰与伐之。

    不讨伐曹魏,蜀汉迟早要亡,与其坐着灭亡,不如伐之博一线生机。

    章越同样明白,按照原本的历史,北宋没有灭亡党项,迟滞了收复幽燕的进度,最后被女真取代了辽国,南下灭亡。

    偏安就是坐亡待亡。

    你现在不奋力一争,以后等到女真大军亦或者是蒙古大军压境,如何争?

    灭了党项后,方可放手与辽国一争幽燕,有了河北燕山天险之固,进可攻退可守。一定要用进攻来换取足够的战略回旋空间,而防守只能越防守越退后。

    国家与人生一般,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就如诸葛亮在后出师表所言,从古至今都是百战艰难而得天下,刘备和曹操都是打了不少败仗,但最后终于一战定鼎创立基业。而似刘繇、王朗各据州郡,整日引用圣人之言,好像非常高明的样子,但今年姑息,明年也姑息,最后放任孙策坐大,吞并了整个江东。

    而想要偏安苟全,一点也不折腾,就如同温水煮青蛙般。

    这就是坐亡待亡。

    可是世上大部分人都只是安于眼前的苟且,贪于目光所及的短利,看不到日后的大患。

    现在出兵西征固然是冒了一定风险,但这个风险现在不冒,整日坐在朝中幻想着局势就会朝着与自己有利方向变化,那么以后一定会有更大的风险等着你。

    不可安于现状,坐亡待亡。

    章越提笔饱蘸墨水,不由心道,诸葛丞相的出师表真是明灯,烛照千古。

    秋风之中,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