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清明上河图(19 / 20)

加入书签

nbsp;二人结了茶钱,茶博士笑着道:“苏学士又作了什么好词。”

    苏轼笑了笑道:“没甚意境。”

    “左近新修了一座朱雀楼,可以眺望汴京,苏学士不如看看,再写出‘高处不胜寒’的好诗句。”

    苏轼苏辙答允了。

    他与苏辙走到楼下,看着胡商满意地收起盐钞,塞入鼓囊囊的皮袋,与掌柜拱手作别,汇入熙攘的人流。

    苏轼与苏辙边走边言语一番,苏轼对章越的元祐新政虽还是有些不满意的地方。

    苏辙突然道“哥哥,这两年汴京沿途的乞儿少了很多。”

    “是啊。”苏轼点点头,他看着过往百姓的脸上透着现世安稳,钱粮入袋的表情。

    苏轼苏辙登上朱雀楼远远眺望,远处汴河上新桥如虹,朱雀门外市声如沸,一幅财货通流、官民渐安的升平画卷。

    苏辙对苏轼道:“哥哥,你看这景色,可有诗意。”

    苏轼对苏辙道:“我从驸马王诜打听得一人名叫张择端,他乃密州人士,他游学甚至广,喜欢谈论诗词策论,多涉及经世安邦之大道,不过……”

    苏辙仰起头听了。

    “见识极浅。”

    苏辙失笑。

    苏轼道:“不过此人经学不成,却善于界画。于舟车市桥郭径,得以自成一派。”

    “我与他道与其在经术文章上专研下去,倒不如工于这界画。”

    “他初时不听,以为不过是小道,但我劝了几句,他如今有些信了。”

    苏辙失笑道:“兄长便是这般。”

    “好好的正经事不做。”

    苏轼笑道:“此言差矣。”

    “什么才是正经事,我们为官就是要让天下老百姓就能做自己的正经事。”

    苏辙点点头。

    苏轼道:“司空有句话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如今我倒没什么诗兴。远不如当年在密州,杭州,甚至贬谪黄州时。”

    “不过我今日了这幅景色,我想叫这张择端登上这朱雀楼,好生作一幅画,记下这盛世的场面。”

    苏辙笑道:“好啊,此画叫什么名字?”

    苏轼道:“还没想好,不过诗经有云肆伐大商,会朝清明。我觉得可用治世清明来形容这汴京的景色。”

    苏辙诧异道:“兄长也觉得此是治世了。”

&n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