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倾国之力(11 / 14)
朕欲查真相,不喜删减之文。”
天子这话有深意啊,朕要一手材料,不要你们加工过的……章越笑了笑道:“陛下圣明,臣喜欢读史记,其中太史公在五帝本纪后言。”
“学者所称五帝,但尚书只载尧以后的事,而诸子百家谈论皇帝时,出入地方有很多,并不可信。”
“太史公西到空桐山,北过涿鹿山,东临大海,南渡江淮,于地方故老相传中考察五帝事迹,最后选‘言尤雅者’为五帝本纪,置于全书之首。”
司马迁这话什么意思,五帝真正事迹,百家说法很多,而且年代久远,不可真正考证了。
所以我选了最‘雅正’的说法来五帝本纪,作为史记第一篇文章。
司马迁还补了一句后来读史者‘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
司马迁这句话就是给后面看史记的人听的。你以为司马迁没看过竹书纪年?恐怕比这更黑暗的都有。
“然则真相重要否?“章越直视天子,“人尚可当面说谎,何况口耳相传的传说?更遑论白纸黑字记载的、距汉已数千年的往事。“
不要刻意去追求真相,在你心理没有一定接受度时,真相是很可怕的。特别是‘浅见寡闻’者。
而作为帝王更要明白,当你没能力改变真相时,就不要触及真相。
章越继续道:“……不过陛下既要读史……”
天子本是失望,见章越话锋一转,当即动了心思问道:“侍中,不过什么?”
章越道:“近来新著一部史书,由司马光所著的资治通鉴可为经筵之书。”
“先帝以‘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赐名,臣以为陛下要读史可先读此书。”
天子闻言本是大喜,但听司马光所著不由眉头一皱。
章越道:“陛下万万莫轻此书,此书第一句‘起著雍摄提格,尽玄黓困敦,凡三十五年’,便知司马公著此书严谨用心之至。”
这是阳岁阴岁的说法。著雍摄提格就是戊寅年,玄黓困敦就是壬子年。
意思是周纪这本书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尽周烈王七年。
作为编年体,司马光使用太岁纪年,并请了刘羲叟负责编年。
天子点点头道:“明日便讲资治通鉴,不知何人可以胜任?”
章越道:“臣举御史郭林,臣自幼从其父读书,受益匪浅。臣为官后多次尝举之。但随司马光不肯出仕。”
天子道:“如此守道君子,必是良师。“
章越当即道:“臣今日来还有一事启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