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敬侍中(4 / 14)

加入书签

bsp;   冯京问道:“侍中,这等祸乱之事,何不交御史台,刑部?”

    章越差点失笑,要交给刘挚、王岩叟、梁焘他们来审,他们能给你审出个花来。

    章越道:“御史台的言臣,若非他们激烈处事,如何能激起兵谏之事,本相早有整顿之意。”

    朝廷重大政策方向的调整后,人事肯定也要跟着调整。

    文彦博鸠杖轻叩青砖问道:“蔡持正,章子厚二人如何处置?”

    章越看了冯京一眼,蔡确与他可是儿女亲家。

    “文公明鉴。“章越望向远处宫灯,“若要平息朝堂纷争,须得一碗水端平。“

    文彦博捋须颔首:“老朽听闻,太皇太后的意思是此二人皆要谪往岭南。“

    章越忽然道:“文公此番入京,洛阳百姓扶老携幼相送,可见德望之隆。“

    文彦博摇头笑道:“老朽这把年纪,本不该再过问朝政。只是.“他望向章越,目光深邃,“有些事,总要有人来说。“

    章越笑道:“方才听两位相公言语兵谏之事,我想起了一个故事。”

    “昔有君王、高僧、富贾同处一室,阶下立一持刀百姓。三人皆命其杀另二人——二位且猜,这百姓会听谁之命?”

    文彦博,冯京听了略有所思。文彦博鸠杖顿地:“侍中此问.“

    章越道:“有人道必是君王,但在礼崩乐坏之时,王命不如刍狗。”

    “百姓到底杀谁?与君王,高僧和富商三人身份无关,而是取决于百姓自己。”

    “取决于百姓是否贪婪钱财?是否虔信?是否忠君?权力不在于上位者的身份,而在于民心所向……”

    “兵谏之事为何会起?”

    “将罪责都归之于挑起兵乱的虞侯或是蔡持正,章子厚,都是错的,朝廷骤然废除变法,才是根本。”

    文彦博,冯京都知章越在强辩,在狡辩,但是这时候谁有什么办法呢?

    冯京也不愿对蔡确赶尽杀绝,但这件事他必须表现出一究到底的态度,这样才能摆脱嫌疑。

    但章越不同,他要弥合党争,所以政治斗争不可激烈化,至少表面上要显得风平浪静。

    文彦博则与宫里关系密切,背后说不定有太皇太后的授意。

    冯京忽然道:“侍中方才说整顿御史台,不知可有合适人选?”

    章越微微一笑道:“刘挚、王岩叟、刘安世、梁焘于兵谏之事,难辞其咎必须罢去御史之职。”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