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远方邀约(2 / 3)

加入书签

着外面的凉意,却让周苓的心跳稳了些。“别怕,我陪着你。”他指着邮件里附的《水墨西传》展照片,“你看,赵无极的画里也有留白,潘玉良的画里也有东方的线条,他们都能被看见,你为什么不能?”

    他拉着周苓的手,走到摊开的《雨巷》前,指尖点在油纸伞的伞沿:“你看这伞沿的水珠,不是简单的墨点,是你小时候在苏州巷子里,看奶奶收伞时记下的样子——雨珠顺着伞骨滑下来,滴在青石板上,溅起小小的水花。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谁没见过雨?谁没体会过‘等雨停’的温柔?”

    周苓的眼睛慢慢红了。她想起双年展的最后一天,有个白发的法国老太太站在《共生》前,看了足足半小时,最后拉着她的手,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说“像我和我先生,一个爱咖啡,一个爱茶,却能一起过一辈子”。原来她担心的“不懂”,其实是共通的情感——是雨的温柔,是人的羁绊,是不同却能相融的美好。

    “还有这个。”陈迹从帆布包里掏出个旧笔记本,封面是磨损的棕色皮面,里面夹着几张巴黎的写生稿——有塞纳河的日落,用油画颜料画的,却带着水墨的晕染感;有蒙马特高地的风车,铅笔线条里藏着东方的留白。“这是我五年前去巴黎写生时画的,那时候就想,以后一定要带你来看,看这里的光是不是和你画里的一样。”

    他翻到最后一页,里面夹着张小小的照片——是周苓在双年展上的侧影,她正低头给观众讲解《墨色晨光》,阳光落在她的发梢,像她画里的金线。“你看,我早就‘预习’过了,语言不通有我,环境不熟有我,你只要负责把你画里的东方,带到巴黎就好。”

    周苓看着陈迹的眼睛,里面映着她的影子,满是坚定和温柔,心里的不安像被墨晕开的水,慢慢散了。她点了点头,手指重新放在键盘上,陈迹的手覆在她的手上,两人一起,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敲:“尊敬的伊莎贝拉女士:您好!我们很荣幸接受您的邀请,期待在巴黎与您共赴‘东方的共生’之约……”

    邮件发送的瞬间,电脑发出“咻”的轻响,像把期待寄向了远方。周苓靠在陈迹怀里,看着屏幕上的“发送成功”,突然笑了,眼角的湿意还没干,却像画里最灵动的墨点。

    “该收拾画具了。”陈迹拉起她,走到画架旁。周苓的画筒里,放着她常用的几支狼毫,有一支是母亲送的,笔杆上刻着“苓”字;陈迹的油画箱里,摆着他磨得发亮的油画刀,最旧的那把是他初学油画时用的,刀背上还留着颜料的痕迹。

    收拾到一半,周苓突然从画筒底部翻出一张旧稿——是三年前她和陈迹第一次合作的画,纸已经泛黄了,画的是工作室窗外的梧桐树,一半是她的水墨,一半是他的铅笔,两人的笔触在树干中央相遇,像初遇时的眼神交汇。“你还记得这个吗?”周苓举着画稿,嘴角弯着,“那时候你说,我的水墨太‘软’,要加点油画的‘劲’,现在我们的画,真的‘共生’了。”

    陈迹接过画稿,指尖拂过上面的笔触,像拂过时光:“那时候就想,以后要和你一起画很多很多画,从上海画到巴黎,从现在画到以后。”他把画稿小心地夹回笔记本,“这次巴黎画展,我们可以再画一组《共生》,就叫《远方的共生》——你画江南的雨落在塞纳河,我画巴黎的光洒在老巷里。”

    周苓点头,心里满是期待。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