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 4)

加入书签

;陈迹的树干刚画完轮廓,蓝色里透着的红,像树干里流着的血,鲜活而不突兀。她的指尖悬在画纸上方,离纸面只有半寸,却没有触碰——像是怕碰坏了这脆弱的“共生”。

    “你怎么来了?”陈迹的语气平和,没有敌意。他知道艾米丽对艺术的真诚,上次在画材店的强势,不过是太执着于母亲的颜料罢了。

    “我来卢浮宫看《蒙娜丽莎》,”艾米丽的声音软了些,不像上次那样带着锋芒,“走出来时看到梧桐林里的画架,就过来了。”她顿了顿,从素描本里抽出一张纸,递到周苓面前,“之前在画材店,是我太固执了。皮埃尔先生说,‘颜料该给懂它的人,不是执着于它的人’,现在看来,他是对的。”

    周苓接过画纸,是一幅梧桐素描。艾米丽的笔触很利落,线条精准地勾勒出梧桐的枝干和叶片,连叶片的锯齿都画得清晰——典型的西方写实技法。可画纸被颜色填得满满当当,没有一点空白,像被阳光晒得发脆的树叶,少了点“呼吸感”。

    “你的笔触很准,”周苓指着画纸上的叶片,“就是太‘满’了——像北方冬天的雪,把树枝都压得沉了,没留一点风的位置。”她蘸了点清水,在画纸边缘轻轻晕开一道淡痕,清水像雾一样裹住边缘的颜色,“你看,给颜色留些透气的地方,像雨巷里的雾,能把所有的劲都裹住,反而更有味道。”

    艾米丽的眼睛亮了亮。她之前总觉得,西方画要“写实”,要把看到的都画出来,却忘了“看不见的东西”才更重要——比如风的流动,比如阳光的温度,比如画里的“魂”。她伸手想接过画纸,指尖却不小心蹭到了周苓的指尖,沾了一点枫丹白露的红。“这颜色……”她放在鼻尖闻了闻,有枫叶的清香,还有泥土的气息,“比我母亲画里的颜色,多了点‘活气’。”

    “因为加了松烟墨,”陈迹解释道,“枫丹白露的红是‘热烈’,松烟墨是‘沉静’,热烈裹着沉静,才像秋天的梧桐——既有阳光的暖,又有岁月的沉。”他拿起周苓的小楷笔,在艾米丽的画纸上轻轻勾了一道叶脉,“你看,叶脉不用画得太细,留几分模糊,像被风吹得晃了,反而更像真的。”

    艾米丽看着那道模糊的叶脉,突然笑了。她之前总想着“赢”,想着要回母亲的颜料,却忘了艺术的本质不是“占有”,是“共鸣”——就像周苓的枫叶红里有她的树干蓝,她的写实里能融进东方的留白,这才是最好的“共生”。

    “画展那天,我会带母亲的画来,”艾米丽收起素描本,对两人微微颔首,“或许你们能帮我看看,怎么给她的画加一点‘留白’。”她转身时,黑色风衣的下摆扫过一片梧桐叶,叶尖的红蹭在风衣上,像留了个小小的印记,“对了,皮埃尔先生说,下周要去枫丹白露采枫叶,你们要是有空,可以一起去——他说,自己做的颜料,才懂里面的故事。”

    看着艾米丽的身影消失在梧桐林尽头,周苓才松了口气,指尖轻轻戳了戳陈迹的手背:“你早知道她会来?”

    “猜的,”陈迹笑着捏了捏她的脸颊,指尖沾了点她脸上的颜料,“她要是真懂画,就不会只盯着颜料——颜料是‘形’,画里的故事才是‘魂’。她母亲的画是她的‘魂’,她迟早会来找‘懂魂’的人。”他俯身捡起那片被周苓握过的梧桐叶,叶尖还带着点绿,“这片叶子留着,等我们画联名作时,压在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