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 章 自我鞭策(2 / 3)

加入书签

nbsp; 通过这种公开且残酷的方式,让那些战俘们清楚地认识到,如果不努力完成任务,等待他们的只有死路一条。

    这样一来,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自我鞭策意识,拼命去争取更好的成绩,以避免成为下一个被绞死的倒霉蛋。

    如此一来,整个管理机制变得异常高效。

    战虏们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会全力以赴地去完成任务,甚至会相互竞争,力求在排名中名列前茅。

    这种竞争氛围不仅激发了他们的潜力,还使得任务完成的质量和效率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为了能够选拔出更为优秀的战俘管理人才,向北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采取一种特殊的选拔方式。

    他特意挑选了那些老家被日军占领的士兵,因为这些士兵对于日军的暴行有着切肤之痛,他们对于管理战俘可能会有着更为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而对于各地区战犯管理所的所长人选,向北则决定优先由金陵招聘的军官来担任。

    这一消息一经发出,立即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反响。

    尤其是那些祖籍金陵的军官们,他们纷纷踊跃报名,希望能够有机会担任战犯管理所的所长。

    向北深知没有比他们这些人,更适合担任这一职务的了。

    因为这些军人,无论是家人或是亲戚,总有人在那场屠杀里遇难。

    向北给他们提出的唯一要求,便是每个月的死亡名额。

    具体来说,就是在每一万人口中,每个月必须要有一百人的死亡名额。

    也就是1%如果无法完成这个任务,那么相关人员将会被扣除整整三个月的工资。

    这一下山东的基建问题彻底解决了。

    随着同盟军在徐州取得的巨大胜利,这一消息如同春风般迅速传遍了全国各地。

    各地纷纷发来贺电,对同盟军的英勇表现表示热烈祝贺。

    令人惊喜的是,不仅有官方的贺电,还有许多民间组织自发地为同盟军捐款捐物。

    这让向北感到非常意外,他原本并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好事发生。

    在赵小棠的建议下,同盟军决定顺势而为,创立一个专门的同盟军捐助总会。

    这个总会将负责管理和分配来自各方的捐赠物资,确保它们能够最有效地用于支持同盟军的事业。

    为了方便接收和处理捐赠,同盟军在非日战区的多个大城市设立了办事处。

    这样一来,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可以更便捷地向同盟军提供援助。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