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恰好,我王耀堂更不是什么好人!(1 / 6)

加入书签

    王耀堂要在鹏城批地搞工厂,投资规模在4000万美元左右,市府知道消息后很是高兴。

    改开好多年了,但一次性投入这么大的还是很少,毕竟这时候对外资公司有各种硬性要求。

    合资:股分不能超过49%。

    独资:产品80%以上必须用于出口。

    一方面是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另一方面是没有那么多外汇用于交易。

    举个栗子,在老家实行的是‘强制结汇制’,如赚了1亿RMB,理论上不能用这1亿RMB购买老家的商品出口,钱只能花在老家,还有各种限制,比如几乎不能用来购买土地……

    86年后,倒是可通过外汇调剂市场买卖外汇,但需经外汇管理部门审批,且调剂价格高于官方汇率。

    后面虽然逐步一点点放开,但到89年,外资外汇调剂成交额仅 15.72亿美元,还都是特邀引进的如‘钢铁’‘汽车’等,这叫市场换技术。

    方式是通过“以产顶进”政策,将国内生产的商品替代进口,如中外合资企业生产的汽车零部件若符合国内需求,可在国内销售并收取外汇,缓解外汇平衡压力。

    种种限制,确实很难吸引到外资,后面外汇储备越来越多,才一点点放开。

    当然,限制多,这时候的给的补偿也确实大,起码土地这方面申请就大方很多。

    下午王耀堂到了鹏城,晚上专门搞了个招待会,大多数事情都是私下里酒桌上谈好了,然后才上会。

    “对,我在香港的耀光音像每年需要从小鬼子那边进口超过7000万盒录像带,如果有一天他们要涨价,那公司的生死不是掌控在他们手里,这绝对不行。”

    “4000万美元是第一期投资,建设一条年产量在1000万盒的生产线,但这并没办法满足我的需求,所以后面还会进行第二期,第三期投资,预计总投资额不会低于2亿美元,我是希望用两到三年时间,彻底不需要从小鬼子那边进口,完全由咱们的工厂进行供货。”

    “好好好。”作为特区知府,高半级,他真的很想矜持一点,但王耀堂这个饼画的太大太圆太香了,他真的控制不住自己,嘴角咧开,乐的牙花子都露出来了。

    堂堂‘爱国同志’,东南亚著名大富豪,是不可能在这种事情上虚言欺骗的!

    知府起身,“来,敬耀堂同志一杯,预祝新厂万事顺遂。”

    “谢谢。”王耀堂跟着站起来,众人碰杯,一饮而尽,气氛一下热烈起来。

    2亿美元投资,有什么理由不热烈!

    “耀堂同志有什么困难,尽管说!”知府根本不用与人商量,大手一挥颇为豪迈,“能办的立刻办,不能办的,想办法配合也要办!”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