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四章:能投弹就一定是军用飞机吗?(1 / 6)

加入书签

    对于宝石路2的拆解,老专家很有自知之明的没有给大家制造麻烦,而是通过闭路电视进行指挥,由专业的拆弹手进行拆卸。

    整体拆卸完毕后发现,II型不再使用风标-激光导引头,而是采用简化的陀螺稳定仪+激光导引头的组合,抗气动干扰能力显著提升,按照专家说,圆概率误差(CEP)会大幅度缩水,理论可以达到1-2米。

    当然,这个是理论。

    其激光导引头也有改进,显然是对激光进行了编码,具体能识别多少种激光脉冲还不知道,但这能大大降低敌方激光干扰器的效能。

    另外,II型采用折迭式后掠弹翼(BSU-84/B),平时贴合弹体以减少挂载阻力,投放后自动展开,滑翔距离比 I型会提升很多,具体多少还需要对外形进行气动测试,但估计不会少于 10公里。

    这大大提高了投弹飞机的安全问题,对一些目标发动打击时,如果雷达不行或者受到破坏,很可能对方根本无法发觉。

    最后,II型整体采用的是模块化设计,显然能适配很多战机,同时这种设计也可以判定,II型应该不止当前这一种炸弹,应该有其他型号,比如提高钻地能力的,比如提高飞行距离的,还有可能弹头也不同,大当量、燃烧弹、云爆弹、干扰弹等等,形成一个完整的家族体系,大大丰富使用环境。

    以上就是初步拆解逆向得到的答案,同时也能看出来两国在精工方面的巨大差距。

    这不是手搓能不能搞定的问题,这是大规模工业制造的差距。

    实验室完成和工业化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就像是‘可控核聚变’技术,最重要的是‘可控’两个字,这是工业技术,材料学方面东西,不可控那叫氢弹,核聚变本身早就实现了。

    宝石路II型这边王耀堂没再关注,这玩意跟自己暂时没什么关系了,他现在更看重周显军。

    周显军:哼,现在想起我了,之前你们还让我走!

    老周到底有没有傲娇王耀堂也不知道,但终究还是拜倒在他的金钱攻势之下。

    有了宝石路1型作为参考,最基本的滑翔增程+风标导航完全能用机床手搓出来,单纯测试落点又不需要装药,从红星厂弄架运5就能上天做实验。

    不过手搓一个做实验,效率肯定不如手搓10个做实验数据收集的快,起飞一次,肯定不如起飞十次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不同目标测试的快。

    他们运5飞1小时就要300升油,这种实验还是需要不少经费的。

    在完全看不到量产希望的情况下,厂子里是不会给这些实验批经费的。

    别说什么没长远目光,不重视研发,现在各大研究所都特么没经费,即便让你研究出来又如何,7712还丢在实验室吃灰呢,这种重复研究毫无意义。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