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榆关策(5 / 5)

加入书签

;  您累受牢狱之苦,如今已是劳神至极,若再耗心力书写——”

    杨宇霆亦急劝:

    “策论精要已刻于心……”

    蒋海宁却执拗地推开药碗,声若金石:

    “此事关乎国脉,吾意已决!”

    言罢强撑起身,向书案踉跄而行。

    二人见其步履虚浮却脊背挺直,知不可阻,只得含泪应下。

    张汉钦默然取墨研磨,杨宇霆端来取暖火盆置于案边,亲手拨旺炭火,又取大氅为蒋海宁披肩。

    一室之中,唯闻墨块与砚台相磨的沙沙声,火光跃动,映着三人肃穆的面庞。

    蒋海宁执笔蘸墨,忽仰天长叹:

    “榆关此地,北扼辽西,南望中原,今日以此地为策名,正是要后世铭记——

    国难当头时,须以此关为志,守则寸土不让,攻则万众同心!”

    语落笔走龙蛇,枯腕悬腕竟不见颤迹。

    一时间,案上宣纸渐满,文言字句如铁画银钩,凝聚着血火谋略的《榆关策》渐次成形……

    《榆关策》节录

    夫立国之道,存乎强弱相形之势。今寇深祸急,欲存华夏,必行三纲:

    ……

    嗟乎!

    此策之艰,在忍辱守静,在牺牲遍野。然勾践卧薪,汉高忍辱,皆成霸业。

    今以榆关为誓:固本培元,待敌疲而破之,则华夏可兴,天日重光!

    书毕,蒋海宁仿佛耗尽了所有力气,缓缓靠回椅背,胸膛起伏,喘息不已。

    然而,他那份源于对家国命运深刻洞察的执着坚定,却已如烙印般刻入张杨二人,乃至亿万国人心中。

    一幅波澜壮阔、以亿万军民牺牲奉献为底色的救国图存长卷,已在这山海关的寒夜中,无比清晰地展开……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