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榆关策(3 / 5)

加入书签

,恳切陈词,直言日本之全面进攻已如箭在弦上,届时神州板荡,绝无任何偏安之可能!

    唯有全国团结,方能挣得一线生机。我可承诺,彼等若加入委员会,可保有相当之自主,唯需在抗日军事上接受统一调度。

    此乃以民族存亡之绝续大义,激发其内心深处未曾泯灭之爱国赤诚,呼唤其共赴国难。”

    “至于南京方面,”

    蒋海宁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常委员长其人,或待真正国难临头、火烧眉睫之时,方能下定共御外侮之决心。

    然在其认为内部威胁未除之前,恐难改其‘攘外必先安内’之策,极大可能作壁上观,甚至企图火中取栗。

    故我之策,不应寄托于其个人之觉悟,而应主动分化瓦解,争取其麾下人心。

    南京军中,不乏心存热血、明辨是非之将领,我应密遣人员联络,陈明利害,许以抗日之光明前程,策动其弃暗投明。

    同时,发动舆论,揭露其消极抗日、纵容外敌之行径,进一步孤立其核心,从内部攻破其壁垒。”

    ————————————

    说完政治,蒋海宁的呼吸略显急促,他勉力支撑,继续言道:

    “军事与政治之上,尤需夯实经济与民心此持久战之根基。

    此前推行之‘减租减息’、‘国防公债’、‘扩充实业’、‘军事教育’已见成效,然面对即将到来的国难,尚需进一步深化,此需举国上下做出更大之牺牲与奉献。”

    “其一,须将土地改革推行到底,彻底动员广大农民。

    在新控制区内,须将政策落实到位,并于条件成熟处试行土地分配,务使耕者有其田。

    此乃激发我四万万人中最庞大群体之力量的根本,能为长期战争提供永不枯竭的兵员与粮食,是谓寓兵于农之最高策略。

    其二,须行全民族之总动员,以保障浩大战事之后勤供给。

    发行‘国防公债’所募资金,须悉数用于国防工业与战略储备。

    要鼓励工人日夜赶造军火,农民努力多产粮食,商贾踊跃输财,学子投笔从戎……

    须知,未来之战,乃是国力之较量,每一个国民之付出,皆关乎国家之存亡。”

    言及此处,蒋海宁用尽气力,挺直身躯,目光如炬,直视张汉钦,言语中充满了沉重如山的力量与期待:

    “汉钦,此番战略,非比寻常。

    执行此策,需超凡之勇气与定力——要耐得住暂不南下、或被世人讥为‘怯懦’的寂寞;要忍得了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