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惊天论断(上)(2 / 5)

加入书签

剧烈咳嗽,苍白的脸上泛起病态的红晕,那方洁白的手帕再次染上触目惊心的鲜红。

    他艰难地喘息了几下,才用那双仿佛能看穿时空迷雾的深邃眼眸,直视着张汉钦。

    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先抛出了一个触及根本的问题,声音沙哑却异常清晰:

    “汉钦,我先问你。

    你因辽阳刘家窝棚小娟一家及五十三名警民之惨死,而怒下决心,对日寇迎头痛击,乃至有花园口之大捷。

    此举,与南京方面坐视‘五三惨案’而一味妥协绥靖……

    二者相较,孰高孰低?

    孰真正赢得民心与大势?”

    张汉钦毫不犹豫,正气凛然,声如金石:

    “保境安民,乃军人之天职!

    外寇杀我同胞,占我土地,若仍苟且偷安,有何颜面立于天地之间?

    我华夏军民之血性、之担当,绝非常南京此等怯懦无能、只知内斗之辈可比!

    先生此问,答案自在人心。”

    “说得好!

    血性未冷,义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此正是你张汉钦能凝聚人心、屹立不倒之根基!”

    蒋海宁先予以高度肯定,但随即话锋如刀,直刺核心,

    “然,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正是你与你的东北团队这种基于我华夏之血性、之义气、乃至……

    基于普遍人性常理来进行战略判断的方式,在应对彼邦倭寇时,恰恰可能陷入最大的认知误区!”

    他猛地伸手指向东方,仿佛要指向那个隔着大海的岛国:

    “汉钦,邻葛,你们皆在用己之心,度彼之腹!

    在你们看来,每一个生命都无比尊贵,军人天职在于保卫黎庶,国力羸弱便需休养生息,见死不救乃是力有不逮之明证。

    此乃天经地义之人情常理。

    然,在日本军国主义者眼中,为了达成其‘八纮一宇’之野心——

    莫说是五千旅大守军,便是五万、五十万、乃至五百万国民之性命,亦不过是棋盘上可以随时舍弃、用以实现更高战略目标的冰冷棋子!”

    “放弃旅大?见死不救?”

    蒋海宁发出一声极具穿透力的冷笑,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