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盛大开幕(2 / 5)

加入书签

    他停下笔,望向窗外。

    一队身着统一蓝色制服、臂戴“服务团”标识的东北大学学生正精神抖擞地走向各自岗位,他们的年轻面孔上洋溢着参与历史的自豪感。

    威尔逊敏锐地意识到,这股蓬勃的朝气,或许才是这个新兴政权最宝贵的资产。

    ————————————

    七时整,奉天城彻底醒来。

    各代表团下榻的宾馆门前,专用的客车已准备就绪。

    车牌清晰标注着“华北”、“华南”、“华侨”、“工商”等字样,调度井然。

    陈敬轩在宾馆门口遇到了他的引导员——东北大学中文系的女生张薇,胸牌上是醒目的“128号”。她笑容明朗,举止得体,熟练地引导陈敬轩登上“华北-07”号客车。

    “陈先生,您的座位在第三排靠窗。车程约十五分钟,这是您的瓶装水和今日议程的最终定稿版。”

    女孩的声音清脆悦耳,业务熟练。

    客车内,来自平津教育界、新闻界的代表们低声交谈,语气中充满了期待与好奇。

    南开大学的王教授指着会议手册啧啧称奇:

    “连茶歇的糕点出自哪家老字号、用的是关东糖还是西洋方子都标注清楚,这份心思,真是绝了!”

    ————————————

    詹姆斯·威尔逊选择步行前往东北大学,他需要更近距离地感受这座城市的脉搏。

    他注意到,每一个十字路口都有双语指示牌和面带微笑的引导员。

    沿途的警察并非简单地站岗,而是主动为代表车队疏导交通,姿态专业而礼貌。

    他在笔记本上速记:

    “城市管理的水准,直追欧洲二流首都。公共服务的意识已深入人心,这绝非短期可成。”

    ————————————

    七时三十分,东北大学“汉钦楼”礼堂入口已是人流如织,却忙而不乱。

    签到处设置了多个通道,工作人员效率极高,核对身份、发放资料袋(内含最终议程、席位图、纪念章、奉天风物志、甚至一张老边饺子馆的代金券)、引导入场,流程顺畅无比。

    陈敬轩在“新闻出版界”签到处领到了他的资料袋。

    他打开那本精致的《奉天风物志》,扉页上“携手同心,共纾国难——张汉钦”的题词让他心神激荡。

    这不是简单的客套,而是一种沉甸甸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