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姜晚母亲的康复,家庭的温暖​(2 / 4)

加入书签

sp; 姜母喝了一口,暖意从喉咙滑到胃里,舒服得眯起眼睛:“好喝,比外面馆子炖的还香。沉舟,你这手艺,跟你外婆学的吧?上次你说你外婆以前在青华路开过小茶馆,炖的汤特别有名。”

    “嗯,”傅沉舟点点头,帮姜母收拾行李,“外婆说,老成都的汤,讲究‘慢火出真味’,跟修复古籍一样,急不得。她以前炖鸡汤,都要先用温水焯三遍,再用砂锅焖,说这样肉不柴,汤还鲜。”

    收拾行李时,姜母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小小的布包,打开里面是一枚银质的发簪,样式很旧,上面刻着简单的缠枝纹:“沉舟,这个给你,是我年轻时我母亲给我的,现在我也用不上了,你给晚晚戴吧。这簪子是老银匠打的,上面的纹样是蜀锦里的回纹,寓意‘生生不息’,你们以后好好过日子,我就放心了。”

    傅沉舟接过发簪,银质的表面已经氧化成暗灰色,却透着岁月的温润。他递给姜晚:“快戴上,阿姨的心意。”

    姜晚接过发簪,插在头发上,对着镜子笑了笑——发簪不长,刚好卡在之前傅沉舟送的玉簪旁边,一银一玉,相映成趣。“妈,真好看,谢谢您。”

    “傻孩子,跟妈客气什么。”姜母摸了摸女儿的头发,眼神里满是欣慰,又看向傅沉舟,“沉舟,阿姨有句话想跟你说。我住院这两个月,麻烦你和老夫人太多了,医药费、护理费,还有你天天送的汤和点心,我都记在心里。以前我总担心晚晚嫁过来受委屈,现在看来,是我多虑了。你是个好孩子,对晚晚好,对我也好,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

    傅沉舟心里一暖,像被鸡汤烫了一下,又暖又舒服:“阿姨,您太客气了。晚晚是我老婆,照顾您是我应该做的。以前我修复古籍,总觉得‘家’就是一张纸,上面写满了规矩,现在才知道,家是有人惦记,有人疼,像您喝的汤,慢火炖出来的,才暖。”

    从医院回家的路上,车子经过青华路,傅沉舟特意停在“老宝华”的门口:“阿姨,您不是想吃糖油果子吗?我去买几个,刚出锅的,热乎。”

    姜母笑着点头:“好,你快去快回,别冻着。”

    傅沉舟下车,走进店里,老板正站在油锅前炸果子,金黄的果子在油锅里翻滚,裹着红糖和芝麻,香气飘得很远。“傅先生,又来了?今天买给谁吃啊?”老板笑着问,手里的长筷子不停翻动果子。

    “给我岳母买的,她今天出院,想吃热乎的。”傅沉舟说。

    “哦,就是上次你说住院的那位阿姨?”老板舀起几个炸好的果子,放在油纸袋里,“多给你放了点芝麻,阿姨吃着香。老成都的糖油果子,讲究‘外脆里糯’,跟过日子一样,外面看着普通,里面却甜。”

    傅沉舟接过油纸袋,付了钱:“谢谢老板,下次还来。”

    回到车上,糖油果子的香气混着鸡汤的香气,格外温馨。姜母拿起一个,咬了一口,红糖的甜和芝麻的香在嘴里散开,糯糯的,不粘牙:“还是老味道,跟我年轻时在青华路吃的一样。那时候我和晚晚她爸谈恋爱,经常来买,一晃这么多年了。”

    “以后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