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农民工做芯片(5 / 6)

加入书签

老学长的秘书。

    经过秘书的转接,李皓就联系上了人。

    「无事不登三宝殿,你今天怎么突然想起来找我了?」

    李皓深知这位老学长,是个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的人,也就没有卖关子。

    「今天找您,确实是想要跟您汇报一件事,有关于学术不端和科技造假的。」

    老学长笑道:「我就知道,不过能让你直接来找到我,想必这件事小不了,说说看吧。」

    于是

    李皓就把事情,开诚布公的都跟老学长做了交代。

    当听完所有情况之后,老学长语气也变的严肃起来。

    「如果只是学术界问题,你跟清华关系密切,身后又有徐教授他们这一帮专家支持,肯定不会来找我帮忙。

    所以你是觉得,这件事牵扯到了当地部门。」

    李皓委婉说道:「毕竟这里面关联的都是沪市本地的高校企业,有关部门为了鼓励本地企业发展,审核难免不会那么严格。」

    「你倒是会避重就轻,想说政绩工程就明说,跟我还绕什么弯子?」

    李皓闻言没有接话,只是笑了两声,想把这事给过了。

    但老学长却是说道:「现在各地方,为了自身发展,确实是有了这方面的苗头,我之前也注意到了这点。

    不过你今天既然打来了电话,那不妨和我说说,你在这件事上有什么想法?大胆的说。」

    既然老学长都这么说了,李皓也就回道:「那我就以半导体行业为例吧,它是典型的「四高」,即高投入,高技术,高周期,高风险。

    这不像是传统工业,只要政府愿意出政策、出资金,就能快速扶持起来的。

    就以我的璇玑微芯为例吧,从它前身的芯片研究室创立开始,在这大几年间,我总共投入不下二三十亿人民币进去,可依旧没能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光刻机那方面,燧人智造是走了捷径,要没有新方法的出现,我们是达不到现有成绩的。

    所以我觉得,国家在推动半导体行业发展的时候,不能过于激进,而是要先想办法打好基础。」

    然后两人又就着打好基础的具体方法,聊了有大半天,直到秘书过来找他,两人才停止下来。

    老学长说道:「你的想法很好,尤其是关于人才培养上,确实人才才是产业创新的第一要素。

    如果能成立一所专门培养芯片人才的大学,确实是个好办法,只可惜时间不多了。」

    说到这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