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大刀阔斧(4 / 5)

加入书签

单一忽悠,他就迅速自圆其说,果断就答应会配合李皓。

    由此,给国内报关的手续就变得简单起来,很快这台光刻机就成功分拆搭乘转机抵达了昆明。

    李皓亲自在上面押机,并将其顺利运至早已准备好的安装现场。

    刘副书记此时也早早的等在了这里,要亲眼见证一下,或者说是看李皓会不会在糊弄他。

    光刻机的精密度是有非常严格要求的,在运输的过程中都是提前做了外部真空保存的。

    具体安装,也要等到无尘车间建设完成,李皓才会亲自进行安装调试,所以刘副书记这个外行人,其实也看不出什么来。

    不过他也是考虑到了这点,在过来的时候,从云南大学找了一位教授过来,帮着验货。

    只是一个没接触过光刻机的物理教授,最多也就是从设备本身的来提问题,知识储备都没有李皓丰富,那还不是李皓说什么就是什么。

    反正最后刘副书记听的是相当满意,开口跟李皓询问道:“现在光刻机有了,什么时候能开始生产芯片。”

    李皓解释道:“芯片生产不是拿来一台光刻机就可以生产了,光刻机虽然是其中最重要的工具,但还需要很多的配套设备,以及专业的芯片设计团队。

    我预计是打算花五年时间,逐步建设起一座14纳米逻辑工艺生产线,总产能达每月片;建成一座7纳米以下逻辑工艺生产线,总产能达每月片,以及晶圆级先进封装生产线。

    到时无论是在技术领域,还是产量上,都可以在全国达到领先地位。”

    “五年?”刘副书记闻言停顿了一下,才问道:“这个时间不能加快吗?”

    李皓当然能明白他的想法,官员的任期是有时间的,他是被调来的专职副书记。

    现在已经到任有快两年了,五年这个时间,对于他而言太长了。

    到时他要是调任,这个果子就会落到别人头上去。

    虽然他是个能干事,也愿意干事的好官,可这也并不代表,他就真能视功劳于无物,那是圣人境界。

    李皓回道:“其实五年并不长的,我想这一点,马教授应该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云南之前在芯片设计制造领域,并没有技术积累,要培养出相应的人才来,也要时间。

    而且晶圆厂建设,对于资金的要求也很高的,资金也需要逐步到位。”

    刘副书记看了一眼马教授,见他对此没有意见,便回道:“人才没有,就从外面吸纳,钱不够,省里面也能出专项资金。

    芯片工程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早一步投产,就能早日解决国内的芯片荒,打破国际上对中国的技术封锁。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