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他的世界(5)(2 / 3)

加入书签

;  如果是这个答案,那不是和司桓的理想相违背吗?

    那司桓还会继续这项研究吗?

    她混乱了。

    *

    近十个月的时间,一个秘密的地下实验基地在隐秘的荒漠建成。

    这是国家级项目,其中最绝密的,当属于一个脑机连接后的时间拓展程序。

    在数次调试后,整个程序构建了几个虚拟实验室组,并将现实世界里的相关数据全部模拟上传。

    于是,几个重要实验将在这个虚拟世界进行研究。

    因为时间被成倍的增加,有了远超于现实世界的时间去实验,调试,验证,这个项目以及背后的实验结果,成了重中之重。

    司桓作为整个程序的搭建者,近四个月几乎忙得连睡觉的时间都是奢侈。

    他的真实身份,在这边高层领导那里不是秘密。

    几个总工程师也清楚他的身份。

    在这种理科脑集中营,人情世故反而没有普通生活中那么重要。

    大家往往都以结果为导向,过程部分都会尽量的精简。

    情绪就成了整个环节里最多余的部分。

    这种人机环境,让司桓感到异常的舒适。

    他的项目,也在程序搭建的途中,悄悄编写了进去。

    关于人脑意识上传,世界上现有的科学技术,以及需要的理论研究都跟不上,他模拟计算过,以当下的科技水平,至少还需要五百多年才有机会实现。

    换言之,对现在的人类而言,那更像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但换他来,概率大大的提高。

    人类目前在量子力学上的研究,还远远不能实现量子传感的精度,以及量子计算的耗能与算速上。

    更不要提在科学界还没有达成共识的量子意识模型。

    他只需将实验搬到虚拟世界中,借用基地的大量算力,按照目前的研究结果和不同的方向,继续推演实验,就一定有突破这些难题的一天。

    除了,他仍旧不能预估时间。

    其实他早已做好准备,花费五十年的时间来做这件事。

    换算到虚拟世界里,大概是两百多年——科学研究需要高脑力和高专注度,虚拟世界的时间如果超出现实世界四倍,就会对人脑产生伤害。

    即使是他,现在待在一个人类的大脑里,也必须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