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星火燎原·风雨同舟(1 / 4)
腊月二十三,北方小年。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将整个产业园笼罩在一片银装素裹之中。然而在红星机械厂老铸造车间改造工地上,却是另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
虎子哥,这横梁不能再拆了!一个年轻工程师扯着嗓子喊道,手里拿着结构图纸在风雪中哗哗作响,再拆承重就不够了!
王小虎站在三米高的脚手架上,工装外套沾满了雪水和铁锈。他抹了把脸上的汗水,瓮声瓮气道:放屁!这梁子都锈成这样了,留着才是祸害!遇哥说了,这车间要撑百年大计,不能将就!
底下几个老工人面面相觑,他们都是红星机械厂的老员工,对这车间再熟悉不过。一个花白头发的老工人喊道:王厂长,这梁子是建厂时就立下的,拆了怕是要动根基啊!
根基?王小虎从脚手架上利索地爬下来,指着远处正在清理的地下管道说,真正的根基在那呢!这些老物件该留的留,该换的换,咱们要建的是能上天的东西,容不得半点含糊!
正争执不下,陈遇和林莉撑着伞从风雪中走来。陈遇今天穿了件藏青色的羽绒服,领口露出浅灰色毛衣,显得精神奕奕。林莉则是一身米白色的长款羽绒服,围着条红色围巾,在白雪映衬下格外明艳。
怎么回事?陈遇走到近前,抬头打量着那根锈迹斑斑的横梁。
王小虎连忙汇报:遇哥,这梁子老李他们不让拆,说是承重关键。可我看这锈蚀程度,再不换迟早要出事!
陈遇接过图纸仔细看了看,又伸手在梁上敲了敲,铁锈簌簌落下。他沉吟片刻,对那位老工人说:李师傅,您在这车间干了多少年了?
老李忙道:三十八年了,这车间建的时候我就在。
那您觉得,以现在的锈蚀程度,这梁还能撑多久?
老李犹豫了一下:要是普通厂房,再撑个十年八年没问题。可要是按新标准......
新标准要抗八级地震,要承重五十吨的吊车。林莉轻声接话,从包里取出一份检测报告,这是省建筑研究院刚出的鉴定,建议更换。
老李接过报告,戴上老花镜仔细看了半晌,终于叹了口气:既然专家都这么说了,那就换吧。就是......有点舍不得。
陈遇拍拍老李的肩膀:舍不得是应该的。这样,拆下来的老梁我们不清走,就立在车间东头,刻上红星根基四个字,让后来人都记住,是从哪里起步的。
老李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陈总有心了!
王小虎咧嘴笑道:还是遇哥有办法!既解决了问题,又留了念想。兄弟们,干活!
工人们顿时干劲十足,起重机的轰鸣声再次响起。
中午时分,众人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吃饭。赵强端着个大锅兴冲冲地进来:来来来,尝尝俺的破冰开路汤!用了老母鸡、山药材,还有俺特制的......
打住!王静眼疾手快地拦住他,强子,今天这汤里没加什么奇怪的东西吧?
赵强委屈地撇嘴:就是普通的鸡汤!顶多......加了一点点灵芝粉,给兄弟们补补元气!
陈遇笑着盛了一碗:强子有心了。这冰天雪地的,喝碗热汤正好。
正说着,张伟拿着平板电脑匆匆进来,脸色凝重:遇哥,有情况。
陈遇放下碗,接过平板。屏幕上显示着一份英文报告,标题赫然是《新型碳纤维材料在极端环境下的性能缺陷分析》。
日利集团联合美国巨物猎手,发布了这份所谓的第三方研究报告张伟推了推眼镜,重点攻击我们的生物质材料在真空环境下的性能稳定性。
林莉凑过来看了一眼,眉头微蹙:他们怎么拿到我们的测试数据的?
不是具体数据,是理论推测。孙宇不知何时也过来了,指着报告中的几个公式说,他们假设我们的材料在真空环境下会释放微量气体,影响精密仪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