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虎煌入云·国之重器(4 / 6)
ions(介绍)在张伟的低语中快速完成。为首的两位,一位姓何,一位姓郑,来自那个“国家航空航天材料研究院专项办公室”,其余是随行的工程师和安保人员。他们的言谈举止礼貌而克制,带着体制内特有的严谨,但眼神中透露出的探究和审视,却让王小虎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
没有过多的寒暄,在陈遇的引领下,一行人直接来到了研发中心的核心展示区兼小型会议室。厚重的保密门在身后缓缓关闭。
落座后,何主任开门见山,语气平和但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性:“陈总,林总,冒昧来访。贵公司‘旭遇’在新型碳纤维复合材料领域取得的成就,尤其是在‘虎煌’系列上展现出的独特技术路径和卓越性能,引起了我们相关领域专家的高度关注。我们此次前来,是希望进行一场坦诚的、非正式的技术交流,以期对贵司材料的潜力有更深入的了解。”
陈遇面带微笑,不卑不亢地回应:“何主任,郑主任,各位领导专家莅临指导,是‘旭遇’的荣幸。我们一定积极配合,知无不言。”他示意了一下孙宇和李文博,“这位是我们研发中心的孙宇主任,李文博副主任,‘虎煌’系列材料研发的核心负责人。具体的技术细节,由他们向各位汇报更为专业。”
孙宇深吸一口气,推了推眼镜,打开了准备好的、经过严格审核的技术白皮书ppt。他的讲解条理清晰,数据详实,从生物质前驱体的选择,到分段催化工艺的原理,再到“虎煌”材料在强度、模量、耐疲劳、耐高低温、抗冲击、阻尼特性以及全生命周期环保性等方面的具体表现,一一阐述。他刻意避开了最核心的催化剂配方和“梯度包覆”工艺细节,但给出的性能数据和第三方检测报告,已经足够震撼。
随着孙宇的讲解,何主任和郑主任,以及那位戴眼镜的年轻技术官员,眼神越来越亮,不时低声交换意见,或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当孙宇展示出“虎煌5.0”在模拟零下196摄氏度液氮环境和瞬间上千摄氏度高温气流冲击下的性能保持率数据时,那位姓郑的主任甚至忍不住轻轻“啧”了一声,看向孙宇和李文博的目光充满了惊叹。
“……综上所述,”孙宇最后总结道,“我们认为,‘虎煌’系列材料,凭借其独特的性能组合和环保优势,不仅在高端钓具领域表现出色,在对于减重、可靠性、环境适应性要求极高的特定领域,也具备极大的应用潜力和探索价值。”
讲解完毕,会议室内陷入短暂的沉默。何主任与郑主任对视一眼,微微点头。
何主任看向陈遇,语气更加郑重了几分:“陈总,孙博士的汇报非常精彩,数据令人印象深刻。说实话,来之前我们抱有期待,但没想到,你们在民用领域就已经将材料性能推进到了如此高度。尤其是其环保特性,这在某些特殊环境应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
他顿了顿,话锋微转:“不过,理论数据再漂亮,也需要实践的检验。我们希望能亲眼看一下材料的实际表现,尤其是其在极端条件下的状态。不知是否方便?”
“当然。”陈遇早有准备,站起身,“各位请随我来。”
一行人移步至研发中心内部的极限性能测试实验室。这里拥有各种昂贵的进口检测设备,环境模拟舱、万能材料试验机、高频疲劳测试仪等一应俱全。
李文博亲自操作,选取了一块“虎煌5.0”的标准测试样条,固定在材料试验机上。随着机器启动,施加的拉力不断攀升,电脑屏幕上的应力-应变曲线平稳上升,显示出材料优异的强度和韧性。当拉力达到一个惊人数值时,样条才发出清脆但并不剧烈的断裂声,断口呈现出典型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特征。
“这个强度和断裂延伸率……”戴眼镜的技术官员盯着屏幕,喃喃自语。
接着,李文博又演示了材料在液氮环境(-196°c)和高温烤箱(瞬间升温至800°c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