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青海破局政企共赢(3 / 6)

加入书签

镜,指着屏幕上再次出现波动的韧性和模量曲线,“放大生产后,前驱体合成阶段的杂质控制,纺丝过程中的张力和温度场均匀性……任何一个微小的偏差,都会被放大,最终影响纤维性能的稳定性。”

吴建国教授拿着一小段看起来色泽不太均匀的纤维样品,对着灯光仔细观察,花白的头倔强地翘着,嘴里喃喃自语:“不应该啊……实验室里明明很稳定……到底是哪个环节的‘魔鬼’在作祟……”

孙宇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声音沙哑:“从实验室的‘克级’到试产线的‘公斤级’,反应釜的搅拌效率、传热均匀性、物料输送的稳定性……全都变了。

我们需要重新建立一套适用于放大生产的工艺控制模型。

这需要时间,大量的实验和数据积累。”

“时间……我们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

李文博叹了口气,“对手可不会给我们慢慢调试的机会。”

正说着,陈遇推门走了进来。

他刚刚安抚好因为爬行姿势不对而委屈噘嘴的安安,脸上还带着一丝属于父亲的温柔残留,但看到孙宇和李文博凝重的表情,那丝温柔迅被工作的专注取代。

“情况怎么样?”

陈遇走到电脑前,看着那些令人揪心的数据曲线。

孙宇将情况简要汇报了一遍,最后沉重地总结:“……简单说,就是我们还没完全掌握放大生产的‘黑箱’规律。

性能不稳定,良品率就上不去,成本也就无法有效降下来。

距离真正量产,还有一道关键的鸿沟要跨越。”

陈遇沉默地看着数据,手指无意识地在实验台上敲击着。

他知道科研的艰难,尤其是这种从零到一的原创性突破。

但现实的紧迫感,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有没有可能,先从相对要求低一些的应用领域切入?”

陈遇沉吟片刻,提出一个思路,“比如,不追求极致的模量和韧性,先确保批次稳定性,用在一些对性能波动容忍度更高的产品部件上?先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积累生产和应用数据,再反过来优化工艺,追求‘从有到优’?”

孙宇和李文博对视一眼,眼中都闪过一丝亮光。

“这是个思路!”

李文博率先开口,“我们可以调整一下工艺参数,适当牺牲一点峰值性能,优先保证稳定性。

比如,先尝试用在钓竿的某些非关键受力部位,或者开一些面向入门级、更强调耐用性和环保概念的衍生系列产品?”

吴教授也凑了过来,若有所思:“先解决‘有没有’,再解决‘好不好’?嗯……虽然不符合我们搞科研追求极致的性子,但就产业化而言,这或许是更务实、更快捷的路径。

可以试试!”

孙宇脸上的阴霾也散去了不少:“对!

我们不能被‘完美主义’困住手脚。

先跑起来,在跑的过程中调整姿势!

我这就和文博重新制定实验方案!”

看到团队重新找到了方向和斗志,陈遇心中稍安。

他拍了拍孙宇和李文博的肩膀:“别给自己太大压力。

这条路本就前无古人,我们能走到这一步,已经非常了不起。

稳扎稳打,一步步来。

需要什么资源,直接跟莉莉提。”

离开研中心,陈遇看了看时间,已是傍晚。

他想起答应林莉要早点回家陪安安,便驱车往“遇龙苑”

赶。

回到家,推开门的瞬间,温暖的灯光和食物的香气混合着孩子们的笑闹声扑面而来,瞬间洗去了他满身的疲惫。

客厅里,毛凤英和赵梅正在厨房忙碌,锅碗瓢盆碰撞出悦耳的声响。

林莉则坐在客厅地毯上,面前是正努力撅着小屁股,试图向前爬行的安安。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