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破晓的抉择与归途的灯火(4 / 4)

加入书签

,”

孙宇的语气平静而坚定,“我理解并尊重您对科学纯粹性的追求。

但我想请您换个角度思考。

如果我们的合作,能够创造出一条全新的、更环保、性能也可能更优异的碳纤维技术路径,哪怕初期不完美,成本高昂,但它代表着未来,代表着一种可能性。

这难道不是比停留在实验室里,更符合您改变世界的初衷吗?”

他看着海因里希博士的眼睛,继续说道:“我们可以制定一个分阶段的合作计划。

第一阶段,我们不追求完全的植物基替代,而是集中精力,将您最核心的界面处理和纤维定向理念,与我们现有的‘虎煌’体系结合,力求在短期内,提升现有产品的韧性和某些特殊性能。

同时,我们‘旭遇’愿意投入资金,支持您继续深入研究植物纤维前驱体的规模化、低成本制备技术,作为我们更长远的战略储备。

这既解决了我们眼下的燃眉之急,也没有放弃对未来的探索。

您觉得呢?”

海因里希博士沉默了良久,看着实验室里那些代表着失败和希望的瓶瓶罐罐,最终长长地叹了口气。

“孙,你说服了我。”

他抬起头,眼神中少了几分偏执,多了几分务实的光芒,“也许……是我太理想化了。

科学的价值,确实需要通过应用来体现。

就按你说的办吧,分阶段进行。

让我们先解决眼前的难题,同时……播种未来。”

一个兼顾现实与理想的全新合作框架,终于在争执和思考后达成!

孙宇立刻将这一重大进展汇报给了陈遇。

陈遇接到消息,久久无言。

他走到办公室的落地窗前,看着窗外渐渐放晴的天空,以及楼下园区内得知琵琶湖战绩后奔走相告、欢欣鼓舞的员工们,心中百感交集。

一条路,在琵琶湖的风浪中断裂,却展现了不屈的脊梁;另一条路,在慕尼黑的争执中妥协,却开辟了新的可能。

这,或许就是成长,就是破局。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林莉的号码。

“莉姐,”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释然和坚定,“慕尼黑那边,找到方向了。

琵琶湖,孩子们也打得很好。

我……今晚早点回家。”

电话那头,林莉温柔地回应:“好,我和孩子们等你。

安安今天好像认得你了,看到你照片会笑呢。”

放下电话,陈遇看着桌上那幅希希画的“未来的爸爸”

,画上的大鱼在星光下熠熠生辉。

归途的灯火已然点亮,无论前路还有多少未知,家,永远是他最温暖的终点,也是最坚定的。

破晓的抉择已经做出,接下来,便是脚踏实地,向着那片星光,稳步前行。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