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联盟初现与雾锁重楼(2 / 5)
/p>
我们可以先从这个领域试点。”
提到“创新联盟”
,周凯立刻来了精神:“遇哥,倡议书草案我写好了,你看看。
重点是呼吁国内钓具企业、材料研究所、高校打破技术壁垒,共享基础研平台,共同制定行业标准,应对国际竞争。”
他将几页打印稿递给陈遇。
陈遇快浏览着,点了点头:“框架不错,但口号不能太空。
要拿出点实实在在的诚意。
比如,我们可以承诺,向联盟成员有限度地开放部分非核心的检测设备,或者共享一些关于碳纤维回收料处理的基础工艺数据。
另外,联盟的要目标,可以设定为共同研一款达到或越国际标准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钓竿用基础碳布,打破对进口高端碳布的依赖。”
毛蛋眼睛一亮:“这个目标实在!
要是真搞成了,那可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我找我爹说说,看能不能争取点政策支持,比如研费用加计扣除什么的。”
“好,凯子,按这个思路修改倡议书。
然后,毛蛋哥,你和我分头行动,拜访几家有技术实力、口碑不错的国内钓具品牌和材料研究机构,探探口风。
先从和我们没有直接竞争关系的,或者同样受过日利等国际品牌压制的企业入手。”
陈遇部署道。
会议结束后,众人分头行动。
陈遇深知,建立联盟绝非易事,国内企业间相互提防、技术封闭的现象普遍存在。
但日利的步步紧逼,让他意识到单打独斗的天花板,必须联合力量,才能在国际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
几天后,陈遇和毛蛋亲自驱车前往邻省,拜访一家以生产高质量鱼线闻名、在材料科学方面有一定积累的“海翔”
渔具公司。
其创始人兼总经理赵海翔,是一位年近五十、技术出身的老派企业家,对日利等国际巨头垄断高端材料市场早已不满。
在海翔公司简朴的会议室里,赵海翔仔细阅读了“旭遇”
的联盟倡议书,良久,他放下文件,看着陈遇,目光锐利:“陈总,你们‘旭遇’最近风头很劲,上海展会我也有关注。
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
但这个联盟……想法很好,做起来难啊。
各家都有自己的小算盘,技术更是命根子,谁愿意轻易拿出来共享?”
陈遇诚恳地说:“赵总,我明白您的顾虑。
技术共享不是无条件的,而是在明确的规则和互利基础上进行。
我们可以先从最迫切的共性技术难题入手,比如刚才提到的替代进口高端碳布。
‘旭遇’在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上有些心得,愿意提供部分基础数据和测试平台。
海翔在线材材料和涂层技术上是专家,如果我们能合力,未必不能突破。”
毛蛋也在一旁帮腔:“赵叔,日利那些大公司,为什么能横行霸道?不就是因为他们掌握了核心技术和标准嘛!
咱们国内企业要是再一盘散沙,迟早被各个击破。
联合起来,制定我们自己的游戏规则,才有出路。”
赵海翔沉吟着,手指敲着桌面:“道理是这个道理……但牵头这事,风险不小。
‘旭遇’树大招风,日利先盯着你们。
我们海翔规模小,掺和进来,怕是要跟着遭殃。”
陈遇坦然道:“赵总,日利的打压不会因为谁不加入联盟就停止。
他们要的是整个中国市场,乃至全球市场的控制权。
唯有自身强大,才能不怕风雨。
联盟的意义,正是为了抱团取暖,共同抵御风险。
如果您有顾虑,可以先以观察员或项目合作伙伴的身份参与,不必一开始就承担太多义务。”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