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淬火与誓言(3 / 4)

加入书签

只要是碳纤维废料,先弄回来样品再说!

文博,孙宇,你们全力攻关多源废料配伍和新工艺窗口!

莉莉,稳住客户,坦诚沟通我们遇到的困难和新进展,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凯子,强子,饵料项目加快步伐,尽快实现稳定产出,为我们争取现金流和时间!”

一场围绕“杂料”

利用的技术攻坚战,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被迫拉开了序幕。

这不再是按部就班的研,而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死时。

毛蛋带着人几乎跑断了腿,电话打遍了天南地北。

过程异常艰难,很多大企业的废料有固定的处理渠道,不屑于与小作坊合作;一些小作坊的废料则质量极不稳定,掺杂异物、污染严重。

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天后,毛蛋终于传回好消息:他在邻省找到一家生产碳纤维自行车架的小厂,他们的边角料质量相对稳定,而且对方愿意合作!

同时,通过一些特殊渠道,还联系到一批来自退役风力电机叶片的碳纤维回收料,虽然处理难度大,但数量可观!

一袋袋颜色、形态、长短不一的碳纤维废料被运回“旭遇”

基地。

实验室和车间顿时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配料间”

和“试验场”

孙宇和李文博根据不同的原料特性,设计了几十种配伍方案和工艺参数。

陈平师傅带领着工人们,像老中医配药一样,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混料、铺层。

那台小型实验热压罐几乎二十四小时不停歇,一炉接一炉地试验。

失败是常态。

板材分层、性能骤降、树脂固化不良……问题层出不穷。

车间的废品堆越来越高,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疲惫和焦虑。

但没有人放弃。

老师傅们凭借经验提出微调建议,年轻人们则不知疲倦地记录数据、调整参数。

陈遇日夜守在现场,协调资源,给大家打气。

他清楚地知道,这不仅是在拯救“旭遇”

,更是在挑战一个行业惯例。

林莉默默地承担起了所有的后勤和对外沟通,她用柔弱的肩膀,为前方奋战的人们撑起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后方。

在这段最艰难的日子里,陈遇和林莉那个“领证”

的约定,仿佛成了黑暗中彼此温暖的光。

一次深夜,陈遇和林莉一起回家,两人站在昏暗的院门口。

“莉莉,等熬过这阵子,我们……”

陈遇看着林莉清瘦的脸颊,心疼地说。

林莉伸手轻轻整理了一下陈遇凌乱的衣领,柔声打断他:“别说等熬过去。

现在就好。”

陈遇一愣。

林莉抬起头,星光透过楼道的窗户洒在她脸上,目光清澈而坚定:“明天,就去把证领了吧。

我不想等什么风平浪静了。

以后的日子,不管是风浪还是暗礁,我们都一起面对。

领了证,我心里更踏实。”

陈遇的心被巨大的暖流包裹,他紧紧握住林莉的手,重重点头:“好!

明天就去!”

没有鲜花,没有仪式,甚至没有告诉太多人。

第二天上午,陈遇和林莉抽空去了趟民政局,拍了一张简单的合照,换回了两个鲜红的小本子。

从民政局出来,阳光正好,两人相视一笑,千言万语都融在了彼此紧握的手中。

这份在逆境中缔结的誓言,比任何海誓山盟都更加厚重。

也许是这份喜悦带来了好运,也许是团队的努力终于感动了上天。

就在陈遇和林莉领证后的第三天下午,实验室里传来一声激动的欢呼!

“成功了!

遇哥!

文博!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