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新装备的轰鸣与宽带带来的新世界(2 / 5)

加入书签

的点头示意下,王小虎用铁锹将一捧预处理过的碳纤维碎片投入进料口。

机器内部立刻传来密集、均匀、高效的剪切和研磨声,不再是过去那种吃力的、间歇性的噪音。

很快,根据不同目数设置的出料口开始稳定地“吐”

出细腻、均匀、宛如黑色沙瀑般的纤维碎料。

“成功了!

太牛了!

这效率!

这质量!”

王小虎抓起一把新出的料,感受着那前所未有的均匀度,激动得满脸放光,“老伙计,‘摇钱树’,你功成身退啦!

以后就看它的了!”

他拍了拍那台陪伴他无数日夜的老粉碎机,语气里充满了告别战友般的复杂情绪。

效率的飙升立刻显露出产业链的瓶颈——原料预处理(清洗、分类、干燥)的度完全跟不上了。

赵强和王小虎瞬间从“摇柄苦力”

变成了“预处理狂人”

,在粉尘和汗水中共舞,累得腰酸背痛,却看着堆积如山的待处理原料和飞消耗的破碎料,痛并快乐着。

“值!

太他妈值了!”

成了他俩嘶哑着嗓子喊出的战斗口号。

紧接着,高精度电子天平和真空搅拌脱泡机这两大“精细化”

利器也相继就位。

李文博和孙宇立刻组成了“校准双人组”

,拿出标准砝码,对天平进行了反复多次的校准,孙宇负责记录数据并计算误差,李文博负责操作和复核。

“精度达到标称的ooo1g,符合实验要求。”

孙宇最终宣布。

随后,孙宇主导,李文博辅助,迅制定了极其严格的标准操作程序(p),从环境温湿度记录、称量容器恒重、到加料手法、数据记录格式,事无巨细,全部规范。

这可苦了以前信奉“手感”

和“毛估估”

的毛蛋。

他不得不戴上老花镜(嘴里嘟囔着“老了老了”

),像操作爆炸物一样,屏住呼吸,用牛角匙一点点增减物料,死死盯着屏幕上跳跃最终稳定的数字,生怕一次呼吸就前功尽弃。

“哎呦喂,这比伺候月子还精细呐!”

他抱怨着,但每次成功完成一份精确配比后,那皱成一团的脸上又会漾开极大的满足和成就感。

真空搅拌脱泡机的效果则是立竿见影,视觉冲击力十足。

看着树脂和填料在透明的真空罐体内被高剪切搅拌,同时真空泵出沉稳的嗡鸣,将里面肉眼可见的气泡一丝丝抽走,最终得到一罐细腻、光滑、膏腴般、几乎达到光学镜面级别无气泡的混合料浆时,所有人都明白,这为后续的压制质量提升奠定了近乎革命性的基础。

“料浆均匀度提升预计过5o,气泡率下降至万分之一以下。”

孙宇观察着成果,立刻给出了量化的预期。

而真正将工作室带入一个全新维度的,是那台台式电脑的入驻和期盼已久的宽带网络的最终开通!

周凯精心挑选的奔腾iii电脑被视若珍宝地安置在专门清理出的“信息化角落”

电信局工程师前来进行最终调试时,孙宇和张伟如同左右护法,全程紧密跟随。

张伟负责检查物理连接——网线水晶头制作是否规范、ode指示灯状态是否正常、电话线路有无杂音。

孙宇则负责与工程师进行技术沟通,询问接入方式、ip分配策略、以及掉线可能的故障排查方法。

当“连接成功”

的提示弹出,并且下载度稳定显示在512kbps时,工作室里响起了一阵低低的、克制的欢呼,仿佛怕惊扰了这来之不易的连接。

孙宇第一个坐到了电脑前。

他没有像周凯那样急于打开浏览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