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学术竞赛的邀约与ppt的挑战(3 / 3)
我们的数据真实可靠,创新点清晰,逻辑严密,就算他们有想法,在那么多专家面前也不敢太过分。”
他顿了顿,“不过,我们确实要更加谨慎。
所有原始数据必须记录得清清楚楚,一丝不苟。
尤其是保鲜效果对比实验,照片、记录都要齐全。”
他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场学术竞赛,很可能再次成为“旭遇”
团队与“渔火”
之间另一种形式的较量。
对方或许无法在技术上直接否定,但可能会在创新性、实用性或者数据严谨性上吹毛求疵。
压力之下,团队更加投入。
陈遇和李文博泡在实验室和机房的时间更长了,对每一个数据都反复验证。
赵强严格把关原料新鲜度,成了名副其实的“品味大师”
。
周凯的ppt在陈遇的协助下改了一版又一版,讲解词练得滚瓜烂熟。
陈遇还抽空给北京的孙宇打了个电话,请教了一个关于材料透气性与保鲜效果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问题。
孙宇在电话那头沉默了几分钟,然后报出一连串公式和参考文献,让陈遇记下来。
“可用有限元软件尝试模拟,但参数需实测。
数据我,我可协助初步计算。”
虽然远隔千里,但技术的支持从未间断。
提交作品的前夜,3o7寝室灯火通明。
最后检查ppt的动画切换是否流畅,演讲稿是否时间精准,打印出来的论文稿是否装订整齐。
“搞定!”
周凯最后一次按下保存键,长吁一口气,“我这辈子从来没这么认真做过一个‘屁屁踢’!”
李文博小心地将所有原始实验记录本和数据表格装箱:“所有数据备份了三份,万无一失。”
赵强拍了拍肚子:“放心吧,俺的舌头就是最权威的检测仪器!
咱们那涂膜保鲜的鱼片,味道绝对正!”
陈遇看着为共同目标努力了半个多月的室友们,心中充满感激和信心。
无论结果如何,这个过程本身已经弥足珍贵。
他们提交的,不仅仅是一份竞赛作品,更是一份凝聚了团队智慧、应对新时代挑战(新软件、新展示方式)的答卷,也是一份面向潜在刁难的、无声而有力的回应。
学术竞赛的舞台已经搭好,而一场围绕创新与守旧、公正与偏见的暗涌,也悄然拉开了序幕。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