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南湖硝烟与虎煌正名(2 / 5)
>林莉应下。
“毛蛋哥,你和平叔在省城,准备好接待可能的组委会调查人员。
把咱们工作室收拾一下,那些‘原始’设备——虎子的摇钱树、声清洗机、热压罐,都擦亮点,所有原始记录本、样品陈列好。
咱们大大方方让他们看!”
“放心吧遇仔!
保证弄得明明白白!
让他们看看啥叫真正的‘破烂炼金’!”
毛蛋拍着胸脯,语气恢复了那股混不吝的劲头。
“虎子,”
陈遇最后对王小虎说,“你的任务最重要。
大赛很快就要开始,我们的‘虎煌’钓具必须万无一失。
抄网杆、支架、鱼护这些辅助装备要确保性能稳定,你重点盯一下。
浮漂的尝试可以先放一放,集中精力确保已有项目成功。”
“啊?遇哥,浮漂俺都快弄出眉目了…”
王小虎有些不甘心。
“虎子!”
陈遇语气加重,“现在要的是稳妥!
确保在大赛上,我们的‘虎煌’产品不能出任何纰漏!
这是反击所有质疑最有力的武器!
浮漂下次还有机会!”
“…俺知道了遇哥。”
王小虎蔫了一下,但很快又振作起来,“你放心!
抄网杆和支架保证做得比铁还硬,比羽毛还轻!
谁用了都说好!”
部署完毕,团队立刻高效运转起来。
上海这边,陈遇的压力丝毫未减。
他不仅要应对“渔火”
的盘外招,大赛的准备工作更是千头万绪。
饵料的最终定型迫在眉睫。
根据孙宇的模型和初步试验结果,陈遇将基础配方锁定在三种可能的方向上:一种侧重谷物酵香,针对大体型鲤鱼和草鱼;一种侧重腥香,针对摄食活跃的鲫鱼和中小体型鲤鱼;还有一种则尝试添加了少量本地特有藻类粉末,追求一种独特的自然风味。
但模型终究是理论,最终的效果需要大量实践验证。
接下来的日子,陈遇几乎长在了实验室。
他的三位室友——赵强、李文博、周凯,也真正挥了作用。
赵强力气大,承包了所有需要揉打、搅拌的重体力活,还凭着老钓鱼人的经验,对饵料的软硬、黏散度提出朴素的直观意见:“老陈,这团是不是太硬了?下水估计雾化不好。”
“这团有点散,捏不上钩啊!”
李文博则充分挥学霸本色,帮着陈遇处理复杂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验证配比的理论合理性,甚至找来了一些关于鱼类味觉受体和诱食机制的国外文献摘要供陈遇参考。
周凯则成了“情报官”
和“后勤部长”
,不仅通过网络和人际关系搜集南方那个水库更多、更具体的鱼情水情信息(甚至搞到了几张近期钓友在那里的渔获照片),还负责采购各种稀奇古怪的原料,并且严格按照林莉的要求,对每一批原料进行留样、登记。
实验室里日夜灯火通明,各种原料混合的气息愈浓郁。
陈遇常常忙到深夜,眼睛里布满血丝,但他乐在其中。
这种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并通过双手创造出成果的过程,让他充满了成就感,也让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钓鱼”
这门学问的深奥。
这早已出了前世那种盲目追求装备的肤浅层次,而是真正触及到了人与自然、与鱼博弈的核心。
期间,林莉起草的声明函和孙宇整理的证据摘要,以最快度寄往大赛组委会。
毛蛋也传来消息,工作室已准备就绪,“只等钦差大臣莅临检查”
。
或许是他们主动、坦诚的态度起到了作用,或许是那些扎实的、带有明显时间烙印的证据本身就具有说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